第73章 梁山丰收再整备,马步水三军升格75(1 / 2)

徐州知州和彭城知县之所以不敢把此次彭城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往上报,多少也是因为那旗帜之后的内容。

若是朝廷来了人调查,查到那旗帜之后所说的那些龌鹾。

他们两的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

虽说这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宋千百州县也不乏有和他们徐州、彭城一般的地方。

可若是这些事被放到明面上来,那就是对官家的打脸。

官家的脸面胜过实在。

指不定到时他两连命都不剩。

好在他们还能把一些事推到兵马都监李勋头上,再由城中上户补上一些损失,这就能把此次彭城事变掩盖过去。

至于李勋和那些厢军?

是生是死,他们并不在乎。

他们只需要给上头一个交代就行。

徐州这边愁容满满,而梁山那头可就喜气连连了。

此番奔袭徐州彭城,竟是意想不到的轻松。

而且更是大丰收。

且不说安安稳稳地把徐州愿意跟随顾景离开的乡亲们都接上了梁山,为梁山增添了不少人口和劳动力。

更是成功把彭城的军马场和甲丈库都抄家了。

还把李勋这么一位二流实力的将领拐上梁山,又收编了七八百有些许底子的厢军。

回了梁山,已是午时。

太阳正当头,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那些初次到梁山的乡亲、士卒们,也都有些惊讶地看着正大兴土木、热火朝天的梁山。

那绕着太平山一圈一圈建起来的住宅可要比他们之前住的地方看起来好多了。

梁山的地够广,材料也够多。

张尚在山上总监基建之时,便是按着巨城的规格来规划修建的。

随着上山的人越来越多,又不是每个都能被步兵营和骑兵营或者是水营选中的,剩下的暂时又还没开发产业,就全都编进了基建营里。

如今若是要论山上谁手里的人最多,那还得是张尚张老教头。

不过张尚行事也颇为老练。

人多,却不杂。

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这番顾景他们从徐州归来,带回来的人要比预料中的还要多上近千人,可张尚却早已留了充足的余量。

竟然让这些刚上山的乡民、士卒,都直接搬进了新建好的房舍里。

不仅如此,后勤还给每家每户都发了些鱼和粮。

顾景当日给乡民士卒们许的承诺,在他们入住的第一日便实现了。

这些梁山新居民的热情,也自然地回报给了梁山。

那些徐州厢军们就算是孤家寡人的,也都在张尚规划的军属大院里分到房,每月都有口粮、肉鱼果蔬份额,还有俸钱可领。

若是成家了,那更是可以从大院里搬到民居房舍里。

这样的日子,怎么会没有盼头?

这些厢军,哪怕是那些原本想着转做后勤的老军汉,这下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他们只怕山上的统领们觉得自己年纪大,不愿让自己入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