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赵盾掌权122(1 / 2)

鲁国。

晋国在内斗,鲁国认为这是一个扩张的好机会,又一次实施对邾国的打击,占领邾国的都城须句,扶立在鲁国避难的邾文公的儿子为傀儡政权,邾国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宋国。

春秋纪元102年,前620年。

四月,宋成公去世。宋成公的弟弟公子御发动政变,杀了世子篡位,但很快就被宋国人给推翻,死于非命。宋国人拥立宋成公的幼子公子杵臼即位,这就是宋昭公。

宋国是一个被公族把持的国家。宋国一代代国君的兄弟子嗣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中以穆公一族和襄公一族的势力最大。发动叛乱的公子御就是襄公的族人。

刚即位的宋昭公很是不安,他担心不定哪一天,自己也会成为篡位者的刀下亡魂。他想改变这一切,于是,他把支持自己的人都安排到重要岗位上,公子成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乐豫为司马,鳞矔(guàn)为司徒,公子荡为司城(即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故宋国改司空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这些人虽然也都是公族,但不是穆公和襄公一族的人。

安排好人手,宋昭公打算对穆族和襄族动手,除掉他们。他希望宋国能像晋国一样,通过清洗公族,走向争霸的道路。

宋昭公的想法虽好,但他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当年的晋献公是靠士族清洗公族的,而他却想让一部分公族去屠杀另外一部分公族。大家毕竟血脉相连,总有人下不去手,他的计划遭到大司马乐豫的坚决反对。

就在宋昭公集团内部吵吵嚷嚷的时候,穆族和襄族的人得到消息,率先动手了。叛军攻入王宫,和宋昭公的人一场血战,很多人都战死了,也没有分出胜负,司马固和公孙郑等老臣也死在乱战中。最后,宋昭公不得不与穆族和襄族的人讲和,互相发誓,今后要和平共处,亲如一家。但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了,他们还能和好吗?

乐豫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做得里外不是人,只好辞去司马的位子,让公子卬(áng)取而代之,宋国的内乱暂告一段落。公子卬是宋昭公的弟弟。

晋国。

击败了狐射姑,赵盾又后悔迎立公子雍为君了。当初他是想借公子雍打压狐射姑,现在狐射姑的势力土崩瓦解,他还要公子雍回来干什么呢?公子雍在秦国已经做到了亚卿的位置,能力很强。赵盾不觉得自己能够驾驭得了公子雍。与其迎立公子雍,还是拥立一个不懂事的小娃娃更合适。

于是,晋国朝堂上出现了滑稽的一幕:晋国的大臣们来上朝,晋襄公的夫人穆嬴就抱着年幼的世子夷皋坐在朝堂上不停地哭泣。一边哭还一边数落:“先君有什么罪?他的孩子又有什么罪?舍弃嫡子而到外面寻找国君,你们想把这孩子置于何地。”逮着机会,穆嬴还会跑到赵盾家里哭闹:“先君当初亲手捧着这个孩子托付给您,对您说,这个孩子将来成材,他敬受您的恩惠;不成材的话,他就怨您。如今国君的话语还在耳边萦绕,你却要背弃他说过的话,你看该怎么办?”

看穆嬴闹得差不多了,赵盾召集人商议对策。商议的结果自然是拥立太子夷皋为君,这就是晋灵公。

晋灵公即位没问题,问题是现在秦国已经办完丧事,新即位的秦康公把公子雍送到晋国境内了,驻扎在令狐这个地方,离晋国的首都绛城不远,就等着晋国派人来迎接了。

赵盾该怎么办呢?大伙都建议赵盾派人去给秦国人说明情况,就说我们有国君了,你们回去吧,大不了我们多赔点钱。

赵盾不愧是草原上长大的孩子,他拿出了草原人的那套做法:解释什么,打回去就是了。于是,晋国尽起三军,夜袭令狐。秦国人还在被窝里做梦呢,他们在梦里也没想到晋国人会袭击他们,而且是三军齐出。结果可想而知,公子雍、白乙丙死在乱军中,西乞术侥幸逃得一命。秦军三百乘战车,十不存一。

当初,赵盾派先篾和士会去迎接公子雍。他们见赵盾事情做得这么绝,担心被牵连,也跟着溃逃的秦军到秦国去了。先蔑是先轸的弟弟。

先篾出使秦国的时候,荀林父劝他:晋国有世子,却到外面请人当国君,早晚会出事。这不是你我可以掺和的,赶紧请个病假,把这趟差事给推掉吧。先篾没有听从荀林父的建议,还是去秦国迎接公子雍了。等到先篾逃亡秦国,荀林父就把先篾的家人和财产送到了秦国,说这是同僚之谊。

令狐事件传到秦国,秦国上下立刻就炸了锅:跟晋国拼命?肯定打不过晋国。咽下这口气?谁咽得下去!于是,秦国再次主动联络楚国,秦楚联盟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种联盟关系一直持续到秦国统一天下。《芈月传》中的芈月来自楚国,秦始皇的太子扶苏的母亲也是楚国人。

士会在秦国,从不和先蔑见面。随行的人问他:“你和他一起逃亡到这里,为什么不相见呢?”先蔑的职位要比士会高。

士会说:“我和他来到这里,是因为共同的罪过,并非我追随他,崇敬他的人格,为什么要相见呢?”。实际上,士会看到先蔑的家人和财产都被送到了秦国,就知道他回不去了。士会还希望有机会回到晋国,因此不与他见面,以躲避嫌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