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曹国之战(1 / 2)

晋国。

春秋纪元90年,前632年。

晋国对宋国的求援很重视。

晋国没法不重视。楚国与鲁国结成联盟,把齐国打成了缩头鹌鹑,宋国也朝夕难保。要是他们成功了,新一代霸主就会横空出世,晋国该摆在什么地方呢?

晋国决定,立刻出兵。

晋国的战争机器马上发动起来,开始扩军备战。

晋国的军队原来有两军,分别是上军和下军。晋文公决定趁机扩充为三军:中军、上军和下军。

晋国这时人才济济,但在三军统帅的位子上却相互谦让。晋文公想让赵衰当中军帅,赵衰推荐郤毂(gǔ)。于是,晋文公任命郤毂为中军帅,郤溱(zhēn,通臻)为中军佐。郤毂和郤溱都是大叛徒郤缺的兄弟,但政治立场不同,他们都是拥护晋文公的。这也表明,晋文公完成了势力整合,彻底掌控晋国。

晋文公想让狐偃做上军帅。狐偃认为自己是弟弟,狐毛是哥哥,便推荐狐毛当上军帅,自己做上军佐。晋文公答应了。

晋文公想任命赵衰任下军帅,没想到赵衰又谢绝了,他推荐栾枝做下军帅,先轸做下军佐。

最后,晋文公任命荀林父为御戎(老板的司机),魏犨为车右(老板的保镖),赵衰为大司马(军法官),三军齐出,救援宋国。

看地图,我们就会发现,晋国救援宋国,最近便的线路是南下,经郑国,到达宋国。郑国主力部队跟楚国讨伐宋国去了,防守空虚,晋国无论是进攻郑国,围郑救宋、围点打援,还是直接解除宋国之围,都可以。但晋国没有选择这条路线,而是选择东进,经卫国、曹国,逼近宋国。

晋国为什么要选择这条道呢?晋文公还没忘记卫国不管饭、曹国看自己裸体的旧仇。出兵一趟不容易,所有恩怨都一起解决吧。

晋国先向卫国提出借道救宋的要求。卫国想起了假虞伐虢的典故:晋国还想再来这套?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鲁国加入了楚国联盟,而卫国刚刚跟鲁国结盟,名义上跟晋国是对立的。

卫国果断拒绝了晋国的要求。那就不好意思了,于是,晋国军队浩浩荡荡向南,渡过黄河,杀奔卫国。

进入卫国,先轸和魏犨主动请令,攻占五鹿。五鹿就是晋文公昔年接受当地农民赠送的土坷垃、饿肚子、介子推割大腿肉的地方。故地重游,晋文公感慨万千,命二人快速拿下这里。

先轸命人多带旗帜,沿途碰见山岭树林,都插上晋军的旗帜,让这些旗帜高高飘扬起来。魏犨不解:“都说兵行诡道,我们这样大张旗鼓的,不怕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先轸说:“揍丫的卫国,还怕他们准备。就是要告诉他们,老子来了,让他们自己先慌乱起来。”

却说五鹿军民,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晋国的旗帜,顿时炸了锅,争相逃窜,城池也没人防守了,晋军轻松拿下五鹿。

晋文公下令进驻五鹿,一路上还不忘反复宣讲五鹿百姓当年赠土的故事。于是,人们都知道了,晋国占领五鹿,是上天的旨意。

在五鹿略作休整,晋文公打算继续进军,但军中出了大事:统帅郤毂一病不起。晋文公前往探望,顺便问下遗言。

郤毂和他的哥哥郤芮一样,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在病榻上给晋文公分析了当前的局势:“楚国收服了郑国、许国、蔡国、徐国,交好鲁国,天下比较重要的诸侯差不多都倒向楚国一边,即使是曹、卫这两个国家也暗中亲近楚国,晋国的形势不容乐观。既然中小诸侯都倒向楚国,我们就要联合大国。齐国跟楚国交恶,秦国与晋国亲近,这是我们要团结的力量。”

晋文公连连点头,当场派遣使者,赶往齐国和秦国。齐国现在掌权的是齐昭公。齐昭公就是公子潘,齐孝公的二哥。齐孝公死后,是卫公子开方杀了齐孝公的儿子而上位的,国内还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公子雍也在毂邑天天叫嚣着要清君侧,光复大齐。齐昭公正焦头烂额,接到晋文公请求共同伐楚的邀请函,高兴坏了,立刻亲率大军,去和晋文公会合。秦国接到邀请,也出兵南下,进攻楚国腹地,牵制楚国的国内力量。

郤毂交代完遗言就死了。鉴于先轸在五鹿之战中的出色表现,晋文公越级提拔他为中军帅,胥臣递补为下军佐。

这时的卫国,当年不给重耳管饭的卫文公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姬郑即位,是为卫成公。卫成公的故事还真不少,我们后面再说。

卫成公每天能接到好几次晋国大军杀来的消息,一夕五惊,宛如惊弓之鸟。他赶紧派人见晋文公,说愿意跟晋国结盟,奉晋国为盟主,共同抗楚。

晋文公以卫国心不诚为由,拒绝了卫国的请求。卫成公想投靠楚国,卫国的贵族们不同意。卫成公无奈,只好出逃,到襄牛这个地方避难。襄牛是埋葬宋襄公的地方。

卫成公在襄牛向楚国求救,国内的贵族却向晋国投降,卫国落入了晋国手中。

鲁国是卫国的盟友。卫国落难,鲁国不能袖手旁观。况且,晋国明显是冲着楚国去的,鲁国作为楚国的盟友,岂能无动于衷。于是,鲁僖公派公子买出兵卫国,伺机而动。

楚国接到卫国求救的请求,认为这是晋国的“围卫救宋”之计,既然鲁国已经出兵救援了,楚国就没有再出兵的必要了。于是,楚军加紧围攻宋国,晋国则乘势进攻曹国。

面对晋国的攻势,曹国上下惴惴不安。曹共公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僖负羁认为应当主动跟晋国谈判,奉晋国为盟主,与晋国结盟,做晋国的小弟。曹共公明白,自己得罪晋文公比卫国严重多了,晋国不原谅卫国,岂会放曹国一马,与其自讨没趣,不如好好备战。于是,他让僖负羁下课,一边组织城防,一边向楚国求援。

晋军包围了曹国的都城定陶,马上攻城。曹国都城陶丘的城防工事做得确实不赖,曹共公也知道晋文公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下令拼死抵抗。

勃鞮主动请缨,要求承担主攻任务。他率领一群人攻入陶丘的城门,没料到这是一个瓮城,勃鞮一伙人被曹军包了饺子,全部战死,勃鞮也死在了这里。

晋文公大怒,下令把陶丘团团围住,四面强攻。曹国抵挡不住晋军的攻势,眼看着城池就要守不住了。

曹国也有聪明人。有人给曹共公出主意,把晋军的尸体悬挂在城墙上,一来震慑晋军,二来,晋军要攻城,就得先毁坏战友的尸体。古人对尸体是很尊重的,这样一来,晋军真的不敢攻城了。

跟晋国人耍流氓,曹国人太嫩了点。先轸下令,到陶丘西门外曹国的贵族墓地安营扎寨。晋国大军平了坟头,推到墓碑,还告诉城上的曹国人,你们看好了,我们要把你们的祖先挖出来点天灯。

曹共公急了:“恁个,咱不拿死人说话好不。”

先轸应答:“好,把战死的晋国士兵尸体用上好的棺椁成殓好,恭恭敬敬的送出来。”

曹共公答应了。

第三天,晋军主动撤军五里,定陶四门大开,往外运送棺材。这些棺材有三百多个,刚运出来三分之一,晋国大军杀了个回马枪,棺材堵塞城门,来不及关上,晋军攻陷陶丘,曹共公等一干曹国贵族都做了俘虏。

清点战果,曹国一个小国,配有专车的高级公务员就有三百多人,唯独没有僖负羁。晋文公列举了曹共公的几大罪状:亲近宵小、远离贤臣、不尊上国、沉湎嬉戏、目无尊长……不等曹共公反驳,就把他关了起来。

孔子评价晋文公“谲(jué)而不正”,说晋文公爱耍阴谋诡计,不是没有道理的。前番阻滞秦国勤王,此次报复卫国和曹国,与齐桓公相比,境界上还真的差上不少。齐桓公被曹刿拿刀子逼着都没生气,晋文公因为人家没管饭、看你的裸体就被灭国,气量未免太小了点。当然,这也是晋国侵占卫国和曹国的借口。

且说僖负羁赋闲在家,晋文公命士兵严加保护,不得骚扰。晋文公对僖负羁的优待引起了魏犨和颠颉两人的不满。两人凑到一块喝酒发牢骚。魏犨认为不奖励他们这些攻城拔寨有战功的人,而优待一个俘虏,不公平。僖负羁不就管了主公一顿饭嘛,有啥了不起。颠颉认为将来僖负羁一定会在晋国当大官,他们这些没文化的人会被他欺负。两人越说越远,越说越激愤,酒酣耳热之际,颠颉说:“杀了这个狗日的,难道国君还能拿我们这些共患难过的老臣抵命?”

于是,两人连夜杀奔僖负羁家中,一把火把僖负羁家烧了个干净。魏犨放火放得高兴,又加上喝了不少酒,一不小心,被烧断的房梁砸个正着,受了重伤。颠颉只好扶着受伤的魏犨回军营睡大觉了。

僖负羁在大火中被烧死,家中大部分人也都被大火烧死了,只有僖负羁的妻子抱着一个五岁的儿子,跳进后院的一个水塘里才幸免于难。晋文公叫人调查情况,发现是魏犨和颠颉二人所为,气愤异常,问赵衰该怎么办。赵衰是军法官,这事归他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