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各方博弈(1 / 2)

齐桓公之死,在诸侯中引起巨大震动。齐桓公的继任者齐孝公还要靠宋襄公才能登上国君之位,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镇不住场子的主,齐国满朝文武,也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人。明眼人都明白,齐国的称霸之路走到头了。

老霸主死了,谁来填补这个政治空白?很多人已经按捺不住。有的要觊觎霸主之位,有的要寻求新的靠山,还有的要浑水摸鱼,捞点好处,各路诸侯纷纷粉墨登场。

郑国。

郑文公担心宋国成为新的霸主,因为郑国和宋国之间的新仇旧恨实在太多。

郑国本就不得齐国待见,眼见齐国大势已去,郑文公环顾四周,他要看看谁有资格成为下一个霸主。

宋襄公的呼声似乎很高,但郑国与宋国向来不对付,在郑宋两国之间的竞争中,郑国稳稳占据上风。郑文公心中暗暗盘算:我尚且不敢角逐霸主之位,你还不如我呢,有什么资格蹚这趟浑水?至于晋国,刚刚被秦国打得大败,还在恢复国力,既无暇,也无力;秦国,被牢牢封锁在了西方,触手根本伸不进来;剩下的只有楚国了。

宋襄公联合曹国、邾国、卫国,安定齐国,很丝滑地接过了齐桓公的政治遗产。郑国虽然不怕宋国,但如果宋国得到这些国家的支持,就不是郑国所能抗衡的了。郑文公思前想后,决定投靠楚国。

这年春季,就在宋襄公忙着扶立齐孝公的时候,郑文公亲自去朝见楚成王。

楚成王对郑文公的到访很高兴,这是第一个来楚国朝见的中原诸侯大国国君。楚成王以最高礼仪接见了郑文公,郑文公建议楚成王北上中原,角逐霸主之位。楚成王正有这个想法,骤然得到郑国的支持,很高兴,当场赏赐了郑文公两千斤铜。

铜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铜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就可以冶炼青铜了。青铜改变了铜柔软的特性,变得坚硬。当时的武器和礼器都是用青铜铸造的,所以,楚成王很快就后悔了,他担心郑国拿他赏赐的这些铜铸造武器,反过来再对付楚国,于是,他向郑国提出附加条件:这些铜不能用来铸造武器。郑国为了表忠心,就用这些铜铸造了三座大钟。

卫国。

卫国依靠齐国的支持,很快恢复了国力。卫国人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收复被狄族占领的故地。要驱逐狄族,就要壮大自己的实力。如何壮大自己呢?卫国把目光瞄向了自己的近邻邢国。这些年,卫国一边讨好齐国,一边欺压邢国,没少占邢国的便宜。

齐桓公突然去世,齐国陷入内乱,无暇顾及卫国。于是,邢国联合狄族,攻打卫国,要把过去的损失一起讨回来。

冬季,邢国和狄人联合围攻卫国的菟圃(今河南长垣一带),理由是卫国的公子开方在齐国参与叛乱,是造成齐国内乱的元凶之一。因为这个原因,其他诸侯国也都坐墙观火,不援救卫国。

卫国的局势岌岌可危,他们只能自救。卫文公召开大朝会,商议对策。大朝会是面向所有国人的大型集会,不管是否在朝为官,只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可以参加。大朝会上,卫文公对众人说:“你们有的是公子公孙,我的父兄子弟,有的追随卫国已经很多代了,有的来自其他国家,但无论是谁,你们现在都是卫国人。现在,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你们中如果有谁能带领卫国,打败敌人,我愿意让位给他。”

卫文公是卫昭伯公子顽的儿子,公子顽是世子急的同胞弟弟。后来,齐襄公强行把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卫宣公的遗孀,卫惠公的母亲宣姜改嫁给了卫昭伯,以巩固卫惠公的君位。宣姜给卫昭伯生了三个儿子,可惜长子夭亡。在那个爱鹤的卫懿公把卫国折腾灭国后,人们拥立卫昭伯的次子为国君,就是卫戴公。卫戴公死后,人们又拥立卫昭伯的三儿子即位,这就是卫文公。大凡谥号为文的君主,多有一番作为。

卫国人被卫文公的高风亮节所感动,都纷纷表示,愿意跟随他与来犯之敌死战到底。于是,卫文公就率领军队,在訾(zī)娄(今河南滑县一带,离长垣不远)迎战。狄军见卫军来势汹汹,一副要拼命的架势,立刻就怂了,撤走了军队。邢国见盟友跑了,不敢跟卫军开战,也撤退了。

秦国。

秦国取了晋国的河西之地,疆域到达黄河之畔。但在河西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仍然有一些独立势力,例如梁国。

梁国是秦国的兄弟之国。周宣王的时候,秦族的族人大骆氏被西戎屠灭,秦仲为了报仇,向周宣王请缨,周宣王就让他做了西戎大夫。秦仲在讨伐西戎的战斗中战死。秦仲有五个儿子,长子嬴祺继承家主之位,这就是秦庄公。周襄王过意不去,就把少梁这个地方赏赐给秦仲的小儿子嬴康做封邑,爵位是伯爵。少梁在今陕西韩城一带。周平王东迁洛邑,为了拉拢秦国,正式册封梁国为诸侯。

河西之地被晋国掌控的时候,梁国投靠晋国,关系还不错,晋惠公流亡的时候,就住在这里,还娶了梁国国君的女儿。如今,河西之地归了秦国,对于亲近晋国的势力,无论如何,是不能留的。

梁国国内有亲晋和亲秦两股势力,梁国国君梁伯喜作为晋惠公的岳父,自然是亲近晋国的。但自从河西之地归了秦国,国内亲近秦国的势力膨胀得很快。

秦国对土地的渴望,近乎执着,他们为了得到土地,灭国无数。梁伯喜不想坐以待毙,那些做臣子的,换个主子,可以继续做臣子,他这个国君该怎么办呢?梁伯喜自恃有女婿晋惠公的支持,他决定与秦国对抗。

梁伯喜下令在边境上修建城邑,防御秦国的入侵。他的想法很好,这些城邑是缓冲秦国人入侵的堡垒,有了这个缓冲空间,他就有时间向晋国求救。这就叫以空间换时间。他相信,晋国人一定很乐意在河西之地插上一根钉子,他还把自己新建的堡垒群命名为新里,新的城里。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的反对派们也没有闲着。梁伯喜想向新里移民,在那里驻守,反对派们到处宣扬,说那里很快就会成为战场,到那里就是去送死。民众们信以为真,拒绝迁移,过了一年,这些城邑依旧还是空城,无人居住防守。

秦国看到梁国新修的城邑无人居住,觉得太浪费,就派军队占领了这里,改名叫新城,并迁移了很多百姓来耕田居住。新城后来成为秦国对抗晋国的重要边塞。

秦国占领新里,梁国的都城梁城便无险可守,梁伯喜很着急,他下令召集民夫,挖掘环绕梁城的护城河,加固城防。按照梁伯喜的计划,这条护城河要宽五丈,深一丈,取出的土用来加宽加高城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