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王子带之乱(1 / 2)

洛邑。

晋国向周天子和各诸侯国通报了平定丕郑叛乱的事情,各方都大为震惊。

里克和丕郑在晋惠公即位这件事上功不可没,不到一年时间,拥立他的两大功臣里克和丕郑都死于非命,人们不得不对晋惠公进行重新评估:这个人到底是不世枭雄呢,还是彻头彻脑的混蛋?

周襄王对晋惠公尤为关注,原因无他,他想要倚重晋国。齐国离得太远,来往一次很不方便,而晋国就在身边。王子带跟他争夺天子之位,虽然落败了,但他的势力还在,周襄王必须准备后手。他去年派出王室的军队,迎接晋惠公回国即位,就是想让他承自己的情。

晋惠公在晋国大开杀戒,周襄王有些看不懂,他征求召(shào)武公的意见。

召武公道:“晋国曾支持王子带,我们能把晋国争取过来,的确很重要。削弱敌人,就是加强自己。我们剥夺了王子带的武装,他所能依靠的只有外力,对我们有潜在威胁的外部力量中,晋国是最强大的。”

周襄王道:“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晋侯这个人靠谱吗?他刚即位就杀害扶立过他的功臣,恐怕会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依靠这样一个不守信用的人,风险会不会太大?”

召武公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要亲自去看看。”

于是,周襄王命召武公和内史过到晋国去给晋惠公赏赐爵命。所谓爵命,就是天子对新即位国君地位合法性的正式认可。

晋惠公听说天子特使要来,对郤芮说:“天子已经很久没有赏赐过爵命了。”

郤芮道:“无事献殷勤,肯定有求于我们,你说会是什么事情呢?”

晋惠公道:“除了王子带的事情,还能是什么。”

郤芮道:“天子不放心,想让我们表态。”

晋惠公道:“王子带的根基已失,我是不会支持他的。”

郤芮道:“虽然如此,如果现在表态,就显不出我晋国的价值了。”

晋惠公道:“何出此言?”

郤芮道:“如果晋国明确表示支持天子,王子带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医士防未病不是功劳,治大病才显得医术高超。”

晋惠公带着郤芮和吕甥接受周襄王的赏赐。郤芮和吕甥跟随晋惠公行礼的时候,态度随意,显得很不恭敬。晋惠公接受玉圭,本应高高举起,他却拿在胸前,跪拜行礼的时候,额头也没有触在地上。

召武公和内使过回到洛邑,向周襄王汇报情况。内使过说:“晋侯的后代恐怕不能享有禄位了,吕甥、郤芮也避免不了灾祸。”

周襄王道:“何出此言?”

内使过讲述了授爵的过程,然后说:“晋侯本不该继位,他因意外当上了国君,本应勤勉做事,小心供职,没想到他却放纵自己,懒散无理。对天子都不恭敬,他还能善待谁呢?这样的人如何能长久,如何能永葆基业!”

周襄王问召武公:“你有何见解?”

召武公道:“晋侯态度暧昧不清,不知道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还是他秉性如此。”

周襄王道:“你把先王的《文侯之命》抄录一份,送给他们。”《文侯之命》是当年周平王为了表彰晋文侯而写下的一篇颂文。

晋惠公接受了《文侯之命》副本,但依旧没有明确表态。

周襄王与晋国频繁接触,王子带坐不住了,派人秘密去见晋惠公。王子带的密使受到晋惠公的热情接待,晋惠公没有表示支持王子带,也没有表示拒绝,但密使感受到了晋惠公的热情。王子带心里高兴:这就足够了,只要晋国能保持中立,他就有把握夺权。

周襄王得到王子带派密使前往晋国的消息,问召武公该怎么办。召武公说:“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晋国身上,秦伯有大志,天子可以派人到秦国去看看。”

周襄王道:“理当如此。”

天子的使者受到秦穆公最高规格的接待,秦穆公拍着胸脯保证:“如蒙天子召唤,秦国一定万死不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