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秦国的人才招聘计划(1 / 2)

秦国。

秦国在跟西戎的长期战斗中,学到了很多西戎的文化和习俗。例如:秦国的君位继承不是传统的子承父业,而是兄终弟及。秦穆公就是这样继承王位的。他的父亲秦德公33岁才继承君位,两年后就去世了,长子即位,是为秦宣公。秦宣公在位12年,他有九个儿子,都没有继承君位,而是他的弟弟继承了他的位子,是为秦成公。秦成公在位四年,他有七个儿子,也没继承君位,还是他的弟弟即位,这就是我们的主角秦穆公。

秦穆公即位的时候,秦国已经是一个大国。但中原诸侯还在懵懂之中,不知道在西方周朝故地,一个大国已经崛起。

一个人阔了,就一定要显摆一下。秦穆公也是这样。但他四下踅(xué)摸了一圈,发现居然没人搭理他。秦穆公这下坐不住了,他左思右想,总算找出了几条大家不搭理他的原因:

(1)秦国地理位置偏僻,与中原诸侯之间存在天然分割。当年的西周王朝就是为了弥补其地理位置的不足才营建了洛邑。

(2)文化隔阂。由于长期跟中原诸侯相分离,秦国的文化已经沾染上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跟中原主流文化渐行渐远。中原各路人才都把秦国当作蛮荒之地,唯恐避之不及。

(3)晋国的阻隔。晋国不断开疆拓土,截断了秦国跟中原联络的通道。晋国的强大,成为秦国通向中原地区不可逾越的天堑。

根据这些原因,秦穆公制定了两条国策:引进人才,结好晋国。

如何才能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呢?他便找来伯乐询问。秦人擅长养马、相马、驾车,伯乐就是其中的翘楚,以擅长相马闻名于世。

伯乐说:我虽然会相马,但并不会相人。即使在相马上,我也不如一个叫九方皋的人。你可以去问问他,说不定可以有意外收获。

于是,秦穆公让九方皋去相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了,说找到了一匹千里马。秦穆公很高兴,问找到了一匹什么样的马。九方皋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让人牵过来一看,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

秦穆公很不高兴,问伯乐这是怎么回事。伯乐说:“这就是我不如九方皋的地方啊。他能直接洞悉马的内在本质而忽略其外在表象,这难道不比鉴别出一匹千里马更有意义吗?”

秦穆公深有感触:“我知道该如何寻找人才了。”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公孙枝就是这样的人。公孙枝年轻的时候就很仰慕中原文化,年纪轻轻便去晋国留学,一学成归国,就遇到秦穆公的人才招聘。对于这样的高级海归人才,秦穆公高度重视,当场拍板,聘为大夫,成为秦国的高级公务员。

秦穆公向公孙枝询问国策。公孙枝提议结好晋国。真实英雄所见略同,秦穆公很高兴,问如何结好晋国。公孙枝说晋国的长公主貌美贤淑,是晋献公的掌上明珠,若能迎娶此女,必能获得晋国的亲善,并由此打开进入中原的大门。晋献公的这个女儿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因为姓姬,嫁给了秦穆公,便被称作穆姬。这是那时候,女人命名的基本方法。

秦穆公没有犹豫,他马上派首席执政官左庶长公子絷(zhí)和公孙枝携带大批贵重礼品去晋国求婚,并叮嘱二人找机会在晋国多挖些人才回来。

公子絷和公孙枝的求亲任务进行得很顺利,晋献公看到秦国送来的一车又一车金银珠宝,马上答应了这门亲事。历史上有名的秦晋之好就此拉开序幕,此中到底有多少恩怨情仇,我们后面都会讲到。

求亲的事情进展顺利,人才招聘的事情则让公子絷、公孙枝二人大跌眼镜。高薪招聘人才的消息一传出去,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一听说是秦国招聘,人们的热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你知道吗?秦国到处都是狼群,晚上都不敢出门。”

“我还听说秦国有食人族,专吃外国人。”

“胡说,哪里有什么食人族,是西戎的女巫,她们专抓外国男人,抓回去就拜堂成亲入洞房。”

“那不正好嘛!”

“第二天入洞房的男人就变成肉干了。”

“咝……”

“待遇优厚哦,你赶紧报名去吧。”

“切!我才不去呢,我还想多活几年。你咋不去?”

“你不去,凭啥让我去!”

…………………………

听到人们的议论,公子絷、公孙枝二人也只能摇头叹气:没想到中原士人对秦国的误解如此之深,这该如何是好?二人一合计,便把希望放在穆姬的陪嫁上。他们向晋献公提出要求,希望多陪嫁些工匠、书籍。

此时的晋国刚刚灭掉虢国和虞国,晋献公的心情出奇地好:一些个工匠、书籍才值几个钱?晋献公大手一挥:把虞国的俘虏统统贬为奴隶,陪嫁到秦国去。

公子絷、公孙枝二人感激不尽,道谢而去,他们没有看到晋献公露出狐狸般的笑容。晋献公想起了士蒍说的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