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齐桓公昭陵会盟 晋申生含冤自尽(1 / 2)

齐国。

去年,齐国支持江国和黄国,给楚国边境施压,几乎没有效果,齐桓公决定改变策略。于是,齐桓公指示宋国,让宋国支持徐国攻打舒国,从东面再次给楚国施加压力。舒国位于今安徽庐江、六安、舒城一带,是一个偃姓诸侯国,臣服于楚国。齐桓公希望楚国来救援舒国,解除对郑国的威胁。

齐桓公这招依旧不管用。舒国远离楚国,楚成王并不看重他们,他分得清孰重孰轻,对舒国的求援不闻不问。楚成王心里很清楚,舒国远离徐国和宋国,就算他们攻占了那里,也无法长久立足,最后还得放弃。

四月,徐国攻陷舒国,楚国硬是没有来救援。后来,果如楚国所料,徐国不得不放弃舒国,舒国各大家族纷纷独立,各自为政,建立自己的国家,史称群舒。此是后话。

齐国接连出招,对楚国统统不管用。齐桓公无奈,只得再次召集宋国、江国、黄国在阳谷会面,商讨针对楚国的新措施。面对这样的国际大事,鲁国再也不好置身事外:刷一刷存在也好。终于在纠结一番后,季友代表鲁国亲自赴阳谷参加正在举行的四国会谈。

就在中原诸侯们商量如何对付楚国的时候,楚国发动了针对郑国的第三次北伐,攻入郑国境内,并同时威胁许国。许国虽然是小国,但全国上下一条心,居然扛下了楚国的威胁。

一年一次,连续三年,郑国终于受不了了,郑文公打算投降,遭到大夫孔叔的强烈反对:大伙正在阳谷开会,替我们想办法,我们怎么能够掉链子呢!郑文公没办法,只好咬紧牙关,硬挺着。

郑国再次被入侵,齐桓公的面子终于挂不住了:这仗看来不打也得打!

齐桓公谋划伐楚,楚国也在想办法进一步扩大战果,教训一下跳得正欢的江国和黄国。

江国与黄国两国的背后是蔡国,如果蔡国能站到楚国这边,局势就会变得对楚国十分有利。于是,楚成王派人向蔡国求亲。

蔡国因为前任国君蔡哀侯姬献舞被楚国掳去,客死异乡,跟楚国有仇。继任的蔡穆侯为了结好齐国,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齐桓公,希望能得到齐国的庇护,为蔡哀侯复仇。齐桓公很宠爱蔡姬。有一年夏天,齐桓公带蔡姬去度假。蔡姬划船,载着齐桓公在莲池中荡舟。蔡姬生于南国水乡,喜欢玩水,使劲摇晃小船,荡起层层涟漪,激起朵朵水花,把齐桓公的衣服都打湿了。蔡姬玩得很高兴,但齐桓公的脸都吓绿了,他不会游泳,而且还很怕水。他让蔡姬赶紧停下来,蔡姬不听,反而把小船摇得更厉害,吓得齐桓公赶紧召唤侍卫前来救驾。

齐桓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把蔡姬送回蔡国,让她回家好好反省,但并没有解除与她的婚姻关系。

蔡穆侯觉得齐桓公是小题大做,看不起诸侯小国,于是,渐渐疏远齐国。正巧,这时候,楚国来求婚。蔡穆侯决定恶心一下齐桓公,给齐桓公戴一顶绿油油的大帽子,就把蔡姬嫁给了楚成王。蔡穆侯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个小小的举动,居然会引来惊天大事。

齐桓公终于下定决心,与楚国来一次正面交锋。

春秋纪元67年,前656年。

春季,齐桓公顶着绿油油的大帽子,联合鲁、宋、陈、卫、郑、许、曹,组成八国联军,讨伐蔡国。

蔡穆侯没料到,自己就是嫁个妹妹,会招来这么多人来寻仇。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军,蔡国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宣布投降了。联军继续南下,进攻楚国,春秋时期的第一次南北战争拉开了序幕。

齐桓公的攻势很突然,楚国来不及集结军队。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出使联军,寻求和解。屈完是春秋时期有名的辩士,在楚国军队没有集结好的情况下,他想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阻挡齐桓公的数万大军,为楚国赢得时间。

屈完质问齐桓公:“贵国在东北,我国在西南,相距千里,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贵国为何入侵我国?”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就出于此,意思是牛和马即使发情了乱跑,也不会彼此交配。

管仲反驳道:“昔年,我国先祖姜子牙得到天子授权,可以征讨天下诸侯,以维护天子尊严。所以,我们就来到了这里,有什么不对吗?”

屈完道:“你说的不错。但讨伐总要有理由吧。我们楚国又有什么过错呢?”

楚国的过错少吗?一拎一大堆:擅自称王、伐灭诸侯……随便一个,都是要被灭国的。但如果提这些事情,那就没得谈了,所以,管仲避重就轻:“各诸侯国都要给王室进贡特产,楚国的贡品是苞茅,你们这些年进贡过吗?没有苞茅,就过滤不出清澈的好酒,也不能用好酒祭祀神灵,赏赐诸侯,这个罪过难道还不够大吗?”

苞茅就是束成捆的香茅,可以过滤酒液,使酒看起来更清亮,品质更好。苞茅是楚国的特产。

屈完见管仲没有借题发挥,胆子更大了:“是这事啊。这几年楚国事务比较繁忙,有所疏怠,回头我们补上就是了。你们也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兴兵动武啊。”

管仲见屈完口气有所松动,是继续扩大战果的好机会,就继续发难:“昔年昭王南征,平灭南方二十六国反臣。得胜回朝的时候,在汉水发生严重沉船事件,全军覆没。你能说楚国没有责任?”

昭王沉船事件发生在三百多年前,是当地的蛮族暗算周昭王,拿用鱼胶粘的船给周王乘坐。这种胶舟是当地人水葬用的,受到波浪的拍打,慢慢就会散架。当地的蛮族假装臣服,给周王进贡这种大型胶舟乘坐,周昭王因此丧命。

屈完见管仲如此无理取闹,也很生气:“当时楚国还是小国,势力范围还没到汉水流域呢。你要追究责任,就去汉水边找水鬼的事去吧。你不要觉得楚国好欺负,要打就开打,不要以为楚国会害怕齐国。”说罢,屈完就气哼哼地走了。

楚国态度强硬,齐桓公有点恼火了:真以为我不敢打你吗?于是下令兵进陉(xíng)山,对楚国新占领的方城之外的土地形成直接威胁。陉山在今河南郾城一带。

齐国进兵,楚国心里开始发毛:打吧,部队还没有集结起来,很可能打不过。不打吧,又觉得很憋屈。盘算来,盘算去,觉得还是先服软为上策,于是,楚成王又把屈完给打发回来。

屈完见到齐桓公,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我家大王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如果齐国退兵一舍(三十里),我家大王就会按照您的意思去办。”齐桓公听了很高兴,下令退兵三十里,驻扎到召陵。召陵也在今河南郾城一带,离陉山不远。

屈完带来不少礼品,还有几车苞茅,来见齐桓公。齐桓公觉得有必要乘机做点文章,于是,就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和屈完一起检阅三军。

检阅车上,齐桓公得意地问屈完:“我军可雄壮否”?有这样的军队,什么样的城池攻不下?

屈完眯着眼睛,装作漫不经心地答道:“君子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贵军虽然强大,但我楚国纵横千里,以方城为城,汉水为濠,纵使您有百万雄兵,也无可奈何吧”。

齐桓公自然心里清楚:楚国地域辽阔,战略回旋余地大;国内河湖密布,联军的战车部队很难发挥作用,纵使能打赢眼前的战役,也很难有效扩大战果。于是,便笑呵呵地说道:“我带这么多军队来可不是要和贵国开仗的,而是代表天子和诸侯来和贵国建立友好关系的,你不要想太多啊。”

屈完一听,差点从战车上摔下去:天上难道真的会掉馅饼吗?为了与中原诸侯交往结好,楚国多年来不懈努力,但一直未果,中原诸侯根本就不搭理楚国。楚国积极北上,希望的就是能融入中原诸侯大家庭。楚国以为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没想到现在居然就这样送上门来。屈完连忙正身答道:“我楚国地处偏僻,早就想和中原诸侯开展友好往来,今天阁下屈尊来到敝地,实在是我楚国的荣幸啊,我愿代表国君与您在此会盟,以见证两国的友谊”。

齐桓公怪怪地看着屈完:“你难道不向楚王请示吗”?

屈完心里说:请示一趟起码得十天半个月的,到时候你反悔怎么办。于是便道:“我是楚王的全权特使,可以便宜行事,不需要请示”。于是齐楚在召陵会盟。

召陵会盟,进一步巩固了齐国霸主的地位。不过,楚国也捞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多年来,楚国一直致力于向中原渗透,希望能够干预中原事务,被中原诸侯承认。通过这次会盟,楚国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北伐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春秋时期的又一位霸主即将崛起。

许国国君新臣是郑庄公那个年代的人,年纪已经很大了。许国是楚国的北伐目标之一,许国为了自救,也参加了诸侯联军。兴许是年纪太大的缘故,新臣在军中去世。

新臣的爵位是男爵,齐桓公下令以侯爵的礼仪安葬。许国人高兴了,郑国却高兴不起来。郑国一直把许国当作自己的附属国,这次葬礼规格的提升,一下子拉近了许国与齐国的距离,也让郑国失去了对许国的控制。

与楚国会盟后,齐桓公打算撤军。按照规矩,大军经过的国家要负责军队的补给。由于连年自然灾害,陈国国库空虚。陈国大夫辕涛涂担心国库被掏空,就想耍个小聪明,不让联军经过陈国。他跟郑国大夫申侯商量:“联军要是从我们两个国家走,我们就要提供很多粮饷补给,国库恐怕承受不起。如果军队顺着淮河向东,沿海边回国,震慑沿途蛮、戎、东夷各部,不是很好吗?”

申侯对辕涛涂的建议拍手叫好。于是,辕涛涂把这个建议提交给了齐桓公,齐桓公也觉得不错,就同意了。

第二天,申侯见齐桓公,齐桓公把辕涛涂的计划告诉了他。申侯说:“这恐怕是有人想谋害您啊!大军直接向东,南边是楚蛮,沿途还有很多戎族,沿海是东夷,道路艰险,敌人多如牛毛。我们的大军已经在外很长时间了,军力疲惫,不能再打硬仗了,怎么能走这样危险的路线呢!不如取道陈国和郑国之间,沿途都是盟友,陈国和郑国可以提供军需补给,这样不是很好吗?”

齐桓公听了,恍然大悟,他很欣赏申侯的远见卓识,就命郑文公把虎牢这块地方赏赐给申侯,而把辕涛涂抓了起来。虎牢是郑国的战略要地,郑文公心里十二分不愿意,但也只能照办。不满的种子就这样种下了,只等来年发芽开花。

齐桓公扣下辕涛涂,就是要等陈国来认错,但陈国死活不低头。秋季,齐国联合江国和黄国攻打陈国,陈国还是不服。冬季,鲁国也来参战,陈国终于扛不住了,认怂求和。齐桓公为了显示大度,就释放了辕涛涂。

晋国。

晋国上下都知道晋献公在疏远申生,有废立世子的打算。

晋献公不是个糊涂蛋,相反,他很能干,在很多国家大事上堪称睿智,但他为什么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由着骊姬的性子来,甚至推波助澜。

没有人知道晋献公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晋献公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从他尽灭公室就可以看出来,他对自己人是真的狠。他有很多儿子,无非是一个继承人,选谁不行呢?他还不是很老,他坚信自己还能活很多年,而申生的种种表现,让他感到了不安。

晋国所有人都说申生十个完美无缺的人,他善良、勇敢、恭顺、体恤百姓和下属,所有好的词汇都可以用到他的身上。而这正是晋献公所担忧的,他不想有一天,国人们强行将他赶下国君宝座,把申生扶上去。

有时候,一个人太优秀,也是一种罪过。

晋献公把申生赶到曲沃,骊姬知道,她该采取下一步计划了。

骊姬叫来优施,办完公事后问他该怎么处理申生的事情。优施说:“里克是世子的老师,他奉国君之命统领上军,申生统领下军,他们师生二人掌管了晋国的全部军队。所以,我们首先要把里克争取过来,至少不能让他支持申生。”

骊姬道:“如何争取呢?”

优施道:“里克这个人虽然很有本事,但贪财惜命,只要把利害关系给他摆清楚,让他保持中立,应该不难。这件事我亲自去办。”

这天夜里,优施拜访里克。优施是著名艺人,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明星。席间,优施放歌一曲,歌名叫《暇豫》。歌词是这样的:

一个人,一辈子,一杯酒,

却不如那群乌鸦。

他们还知道栖集在繁茂的枝头,

你却独立于枯木梢。

大树多么繁茂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