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幽地之盟(1 / 2)

鲁国。

这几年,气候出现异常,天灾不断,经常发大水。鲁国已经连续两年遭受水灾。鲁国西部是辽阔的大沼泽,那里生活着很多戎族,他们的境况可想而知。

戎族的日子过不下去,只好走出大沼泽,寻找出路。三年前,曹庄公姬射(Yì)姑去世。曹庄公有个儿子,名赤,他的母亲是戎族人。于是,戎族就出兵攻打曹国,赶走了曹国的世子羁(jī),拥立公子赤即位,这就是曹僖公。

曹僖公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不愿接受一个有着戎族血统的国君。曹僖公也不客气,在戎族的支持下,很多反对者掉了脑袋。

鲁国也遭到戎族的入侵,鲁庄公亲率大军讨伐。鲁国虽然暂时击退了戎族,但为生存所迫,他们一定还会再来。

齐国的情况要好很多。齐国前些年修的长城发挥出了作用,阻挡了戎族劫掠的步伐。

宋国。

宋国决定攻打徐国。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早在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徐国是一个南方国家。宋国的北方是曹国和卫国,西方是郑国,东方是鲁国,这些国家都是硬骨头,不好啃,宋国只好掉头向南扩展。

宋国得到齐国的支持,也曾打鲁国的主意。削弱鲁国,也是齐国的意思,宋国攻打小邾国,甚至直接攻打鲁国,都是齐国在背后撑腰。宋国还曾把宿国的居民迁到宋国,并最终灭掉的宿国。宿国位于今山东东平一带,也是鲁国的属国之一。

如今,鲁国与齐国的关系变好,宋国不好再打鲁国的主意,就瞄上了徐国。宋国请求齐国一起出兵,齐国马上就同意了,并又叫上了鲁国。三国联军一起围攻徐国,强迫许国臣服。

齐国攻打徐国,并不是脑子一热作出的决定。管仲早就看出了楚国的野心,料定他们一定会插手中原事务,必须得给他们制造些麻烦。楚国防御的虚弱部分在东方,管仲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点。齐国收服许国,就是想通过徐国,多少牵制一下楚国北上的步伐。

齐国。

五年前,周惠王赐封楚国,命令楚国代替周天子,镇守南方。

一开始,齐国没有在意这件事情,他们有些看不上楚国,认为楚国不过是蛮夷之邦,靠着行贿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伎俩,迷惑了周天子。三年后,等到郑国也向楚国示好,在齐国和楚国之间摇摆,不怎么听齐国号令的时候,齐桓公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必须采取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齐桓公很直接,他要攻打郑国,被管仲劝阻。管仲说:“要以德服人,强扭的瓜不甜。”

齐桓公道:“我只管瓜是不是我的,不在乎瓜甜不甜。”

管仲道:“发动战争,总是要有个理由。名义上,郑国还是听从齐国命令的。陈国杀害他们的世子御寇,驱逐贤臣公子陈完,蔡国亲近齐国,都应受到讨伐。您可以命令郑国去讨伐他们。郑国如果服从命令,您可以借此机会,收服陈国和蔡国;如果郑国不服从命令,我们再讨伐郑国不迟。”

春秋纪元56年,前667年。

夏季,齐桓公命令郑国讨伐陈国和蔡国。郑国不敢违抗命令,只好出兵。陈国和蔡国得知这是齐国的意思,立刻请成,请求和解,蔡穆侯还把自己的妹妹献给齐桓公为妾,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