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鲁僖公五国伐郑 卫世子一命归西(1 / 2)

鲁国。

去年冬天,鲁国组织五国伐郑,无功而返。鲁桓公不死心,决定再次攻打郑国。

鲁国这是跟郑国杠上了。鲁国为什么一定要跟郑国过不去呢?

郑国现在掌权的是郑昭公。郑昭公是郑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郑厉公反而是非法篡权上位的,诸侯们为什么支持郑厉公,反对郑昭公呢?

首先,郑厉公会来事,跟鲁国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鲁国当然要帮郑厉公。郑昭公比较清高,看不起天下诸侯,两次拒绝了齐国的联姻。没有大国的支持,在国际上很容易陷入被动。这方面,郑昭公就不如郑厉公。

其次,鲁桓公娶了郑昭公不要的女人,鲁桓公心里肯定不舒服,要想办法证明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打败郑昭公。

第三,当年齐国论功排座次事件中,鲁国羞辱了世子忽(郑昭公),世子忽回头就打了过去,并取得了胜利。这让鲁国耿耿于怀。

第四,最重要的是,郑昭公上台后,不跟鲁国示好,谁都不搭理。就你清高,打的就是你这种清高的人。

第五,鲁桓公想要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在诸侯中的地位。郑国靠围攻宋国,一度成为霸主。鲁国若是能打败郑国,郑国原来的地位,自然要归属鲁国。

四月,鲁国发动宋国、卫国、陈国、蔡国,再次组成五国联军,讨伐郑国。

这一回,齐国没有参加。齐襄公看透了鲁桓公的小心思,他也有相同的想法。这回伐郑是鲁国主持的,齐国自然不会去捧场。

缺少了齐国的加入,这次联军的实力大不如上次。对于能征惯战的郑昭公而言,这都不算事。五国联军奈何不了郑国,只好各自回家。

虽然讨伐郑国没有取得胜利,但鲁国毕竟当了一次盟主,指挥五国军队讨伐一个国家,也是很荣耀的一件事。于是,鲁桓公回国后,祭告祖庙,大宴群臣,着实热闹了一把。

卫国。

十一月,卫惠公姬朔逃亡齐国。卫惠公是卫宣公的小儿子,他当上卫国国君已经四年了,为何要离开自己的国家,逃亡他国?

故事还要从很多年前说起。

当初的时候,州吁在卫国篡位,被石碏诛杀。石碏迎回在邢国的公子晋即位,这就是卫宣公。

卫宣公是卫庄公的儿子。卫庄公之所以要把这个儿子赶出去,是因为他和自己的姬妾夷姜私通,还生了孩子。也许这个孩子出生得太急,他们就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急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