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楚屈瑕折戟饮恨 郑厉公大败联军(1 / 2)

楚武王命屈瑕率领援军,赶赴前线,发动罗国之战。他还不知道罗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战争准备。

屈瑕现在走路都觉得脚下轻飘飘的。在他的英明正确领导下,楚国接连取得了蒲骚之战和绞国之战的胜利,他觉得自己是楚国最有本事的人:自己贵为王子,掌握国家军政大权,虽说是庶子,但谁说庶子不能当王?

斗伯比为屈瑕饯(jiàn)行,他见屈瑕趾高气扬的样子,很是担心。回来后马上去见楚武王,请求派军队增援屈瑕。

楚武王听了很不高兴:“我已经把楚国最精锐的部队派给他了,对付一个小小的罗国,需要那么多军队吗?他要是打不赢,就不用回来见我了。”楚武王拒绝了斗伯比的建议。

楚武王回到后宫,把斗伯比请求为屈瑕增兵的事情告诉了夫人邓曼。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郑庄公的夫人也叫邓曼。他们当然不是同一个人,但他们都是邓国的女儿。邓国是曼姓诸侯国,所以,他们的女儿都叫邓曼,意思是邓国姓曼的女儿。

邓曼是一个聪明而有谋略的女人,楚武王很宠信他,很多国家大事都与她商量,她也总能提出很好的建议。

邓曼说:“斗大夫的意思不是嫌莫敖的部队人数少,而是认为莫敖满足于蒲骚和绞国之战的功勋,可能会不听从建议,不遵守法度。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可能会给楚国带来灾难。斗大夫是想让大王派军队监督莫敖的行为。”

楚武王恍然大悟,马上派人去追赶屈瑕。

屈瑕不幸被斗伯比言中。屈瑕立功心切,他想干净利落地结束这场战争,于是,他不按照行军规章行事,命令军队昼夜兼程。很多人给屈瑕提意见,屈瑕不听,还发布命令:谁再敢进谏,军法处置。

楚军就这样乱糟糟地,不预警、不侦察、不设防,渡过鄢水(今汉水支流蛮河),到达罗国。一到罗国,他们就遭到罗国的正面阻击。

这正合屈瑕的心意,他有充足的信心能打败罗国,当即命令全军出击。

屈瑕的判断没有错,几次冲锋下来,罗国军队开始不支,向后撤退。他们的撤退虽然井然有序,但明显是打不过楚军才退却的。

楚军咬住撤退的罗军,紧追不放。罗国也没有自大到要靠自己的力量打败楚军,他们请来了卢戎的军队。卢戎,是南方的戎族,他们因生活在卢水一带而得名,他们中的一支迁移到今湖北南漳一带居住,与罗国为邻,并结为盟友。

楚军乱哄哄地去追罗军,完全没有防备后方。卢戎就在这个时候从后面发动了袭击,楚军顿时大乱,罗军也趁机发动反击。

罗军和卢戎前后夹击,楚军大败,死伤过半。屈瑕亲自掩护大部队撤退,但仓皇败退的大军又被鄢水挡住了退路。就在进退维谷之际,增援的部队终于赶到了。

屈瑕昼夜兼程,一来就开战,增援部队紧赶慢赶,还是慢了一步,只得先接应败下来的楚军。

监军逮捕了屈瑕和一众战败的将领,要把他们带到郢都治罪。此时,楚武王正在郢都视察新都城的建设情况。

到了郢都附近的荒谷这个地方,屈瑕不走了。他对监军说:“我误了楚国的大事,没有颜面见父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