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秦灭芮国(1 / 2)

秦国。

秦宪公决定攻打芮国。秦宪公是秦文公的孙子。

芮国位于今陕西大荔一带,渭水与洛水汇流的地方。芮国也是姬姓诸侯,爵位是伯爵,他们的祖上芮良夫曾当过周武王的卿士,显赫一时。

秦国这些年来发展很快,渭水以南的土地基本上都落入秦国的手中。秦国想越过渭水,向北发展,芮国挡住了他们的道路。

此时,芮国的国君是芮伯万。芮伯万别的本事没有,好色第一名,他不理朝政,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

芮伯万的母亲芮姜见儿子如此不争气,非常气愤:眼看着世道纷乱,各国国君都在奋发图强,你却忙于泡妞,真的是国将不国了。于是,芮姜把芮伯万驱逐到魏地,扶立他的弟弟即位。

秦国正愁找不到攻打芮国的理由,芮国自己给送上门了。于是,秦宪公以芮国不遵礼法,驱逐国君为由,攻打芮国。

芮国遭到秦国的攻打,同仇敌忾。秦国有些小瞧芮国,贸然交战,结果被芮国打得大败。

吃了败仗的秦宪公这才意识到芮国不是那么好对付,就上书周桓王,述说了芮国驱逐国君,置大周礼法于不顾的种种不法行为,请求周天子替天行道,讨伐芮国。

周桓王会怎么办呢?

鲁国。

在公子翚的建议下,鲁桓公决定举行大型狩猎活动。

春秋时期的狩猎活动可不是简单的休闲娱乐体验,而是一次正儿八经的实战军事演习。这种活动还被纳入周礼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礼仪活动,具有祭祀、经济、政治、军事和娱乐多方面的功能,一年四季都可以举行,分别叫:春蒐(sōu)、夏苗、秋狝(xiǎn)、冬狩,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但不能和农时相冲突,其中以冬狩最为重要。这个时候的农闲时间比较长,适合搞大型活动。而此时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野兽膘肥体胖。

春秋时期,人口稀少,野生动物很多,甚至泛滥成灾。祭祀是最重要的国家大事之一,祭祀所需要的祭品,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通过狩猎获得的。狩猎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肉食和皮革、羽毛、牙齿、骨骼等,还能够赶走野兽,减少野兽数量,起到保护农田和村庄的作用。打猎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排兵布阵,驱车射箭,可以增强军队的实战能力。那时候,各国的常备军很少,没有职业军人,都是打仗的时候临时召集的,通过狩猎活动,寓教于乐,进行军事训练,就显得十分必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