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假命伐宋(1 / 2)

春秋纪元九年,前714年。

经过两年的筹备,郑庄公的伐宋大戏终于开场了。

春秋历十年,前713年二月,鲁隐公、齐僖公、郑庄公在中丘会面。中丘是鲁隐公在三年前建造的一座新城,位于今山东临沂一带。

三国商定:占领的土地归鲁国所有,缴获的战利品归齐国。现在,我们终于明白,齐国和鲁国为何这么热衷于攻打宋国了。

五月,鲁隐公派公子翚率领大军,与齐军和郑军会师,攻打老桃。老桃是宋国的一座边邑,位于今山东济宁一带。

老桃是一座小城,规模不是很大,城防也不行,被三国联军轻易拿下。鲁隐公听说联军旗开得胜,攻克老桃,很是高兴,赶往营中,与郑庄公和齐僖公会面。

宋殇公闻得郑、齐、鲁三国联军来犯,老桃失守的消息,匆忙调集军队,前往边境,加强防御。

但宋国的反应还是慢了一步,六月七日,大军行至菅(jiān)地,联军已经等在那里。菅地位于今山东单县一带。

这一回,鲁国主动要求担任主攻任务。郑军和齐军压制宋军的左右两翼,鲁军直接攻打宋军的中路。宋军辛辛苦苦赶了几天的路,刚刚到达,还没歇歇脚,就遭到攻击,被打得大败。

联军士气高涨,郑庄公决定速战速决,分兵作战。一路由公子吕和颍考叔率领,与鲁军一起攻打郜(gào)城;一路由高渠弥和公孙阏(yān)率领,与齐军合兵一处,攻打防城。郜城位于今山东成武县一带,防城位于今山东东乡一带,都是宋国的重要城邑。

六月十六日,郜城告破;二十五日,防城失守。

三国联军势如破竹,宋殇公真的急了。要是被他们攻到都城睢阳,且不说丢面子的事情,国家灭亡都有可能。

宋殇公匆忙把大司马孔父嘉找来,问他该怎么办。孔父嘉是宋国第二任国君微仲的八世孙,孔子的六世祖。

孔父嘉道:“所有这一切,都是郑国主导的。”

宋殇公道:“这个我知道,你就说该怎么办吧,不用分析形势了。”

孔父嘉道:“郑国倾巢而出,国内一定空虚。卫国是我们最坚定的盟友。如果我们派出一支军队,与卫国一起攻打郑国的都城新郑,郑国必然回师救援。他们已经得了我们三座城池,也该知足了,不会再苦苦相逼。如此一来,宋国之围自然可解。”

宋殇公连连称妙,遂派孔父嘉帅战车两百乘,请卫国一起攻打郑国。卫宣公也明白,宋国完了,下一个肯定是自己。于是,他派右宰丑帅战车两百乘,配合宋国的行动。

宋卫联军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他们全速行军,直扑新郑。

世子忽和祭足驻守新郑。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宋卫联军会突然杀到,只得匆忙关闭城门,小心防守。

宋卫联军在新郑城外大肆劫掠一番,做出要攻城的架势。新郑城中防守的军队不多,世子忽唯恐有失,急忙派人向郑庄公求救。孔父嘉看到求救的人远去,才与右宰丑率军离开。

郑庄公接到世子忽的求救信,大吃一惊。他没料到宋国能给他来这一手。

郑庄公赶紧约见齐僖公和鲁隐公,说:“我们奉天子之命,讨伐宋国不臣,已取三城,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可以撤军了。”

齐僖公和鲁隐公也觉得差不多了,同意撤军。于是,郑国把占领的三座城池交割给鲁国,把战利品都送给了齐国。齐僖公和鲁隐公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想给郑庄公分点东西,被他谢绝。鲁国白得三座城池,齐国虽然得了财物,但寸土未得,鲁隐公想补偿一下齐国,说:“此次讨伐宋国,郕国抗拒命令,没有参战,当予以教训。”

齐僖公心思玲珑,说道:“此等小事,就不劳鲁侯大驾了,我与郑伯足矣。”鲁国是郕国的保护国,这种事情,自然不好出面。

三人别过,各自率军回国。

郑军踏上归途,刚走不远,郑庄公就得到消息,新郑之围已解,但宋卫联军跟戴国打了起来。

宋国和卫国为什么跟戴国打了起来?

戴国是处在郑国和宋国之间的一个小国,位于今河南民权一带,子姓诸侯。戴国虽然国家小,但爵位很高,和宋国一样,都是公爵。戴国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很是特立独行。宋国和郑国都想打戴国的主意,但戴国防守很严密,始终没让他们找到机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