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郑国和秦国的新都城(1 / 2)

郑国的发展很快。一是郑武公当上了周朝的卿士,得到诸侯们的普遍尊重,郑国的国际地位快速提升。二是郑国灭掉了周边许多国家,国土面积大幅度扩张,已经差不多与一些诸侯大国旗鼓相当。三是郑国的商人行走天下,为郑国赚取源源不断的财富。

有权、有地、有钱,郑武公决定迁都。

郑国一开始的都城是京城,位于今河南荥阳,至今还有一个叫京城街道的地方。京城遗址现在基本保持完整,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宽约1500米,周长约6300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残余城墙最高约10米,墙基宽约25米。现在看来,这样一座城池算不得什么,甚至还比不上现在的一些大学,但在当时,这已经算是一个大型城池了。

京城的地理位置不错,城市建设也很好,郑武公相当满意。周平王念郑武公护驾有功,治国有方,决定把虎牢关以东的土地赏赐给他。虽然虎牢关以东的土地大多已经被郑国占领,但没有合法手续。周平王的这道命令等于是对郑国非法占有土地的合法认证。

周平王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看上了虎牢关这个地方。虎牢关就是制地,郑国在这里营建了规模很大的军事基地。虎牢关是洛邑的东部门户,周平王自然不放心把它交给别人。

郑武公明白周平王的心思,他主动献出了虎牢关。周平王也很客气,虽然收下了这份礼物,但仍让郑国继续在那里驻守。毕竟,天子对卿士还是要有一定信任的。

虎牢关不仅是洛邑的东部门户,同时也是京城的北部门户。没有了虎牢关,京城的战略位置也变得不那么安全了。另外,北方和东方的土地大多已被郑国占领,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了,郑武公决定把疆域向南拓展。

南拓的第一步,就是都城南迁。郑武公亲自把城址选在了颍水的两条支流洧(wěi)水和溱(zhēn)水相交汇的一个地方,并把这里命名叫新郑。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郑武公的心气很高,他要把这座新城建成一个超大型的国际大都市,至少要比京城大上五倍。

新郑故城遗址现在基本保持完整,城垣(yuán)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城墙用五色土分层夯筑而成,基宽40—60米,高15—18米,甚至还有马面墙、瓮城等最新型的防御设施。

新城落成,到了该抢地盘的时候了,郑武公召集群臣开会。

郑武公先抛出议题:“郑国与一些大国相比,还是太小,我们必须要尽快拓展疆域。诸位议一议,我们攻打哪里比较好呢?”

关其思说:“可以攻打胡国。”

关其思是早期跟随郑武公来到郑国的元老之一,为郑武公出谋划策,立下不少功劳。胡国位于今河南郾城一带,是归姓诸侯。归姓是东夷的一支,传说,轩辕黄帝创立《三易》之一的《归藏》,命他们守护,他们就以归藏为姓,后来简化成为归姓。商朝攻打东夷,他们四散奔逃。周朝建立后,册封他们为子爵,建立国家,所以,当时人们把他们叫做归夷,胡国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国家。

当时的诸侯拓展疆域,有个潜规则,就是不能攻打嫡系诸侯,只能覆灭异族国家。所谓嫡系诸侯,就是姬姓与姜姓国家;所谓异姓诸侯,就是有少数民族血统的国家。如郑国所灭的郐国,就是共工的后裔,妘姓诸侯。秦国灭西虢,因为西虢是敌对势力;灭申国,则要假托西戎之手,而且不敢占据申国的土地;郑国灭东虢,要事先得到周平王的命令。齐国曾灭掉很多东夷国家,被广泛称道,而胡国就是东夷的一支。

郑国刚来中原的时候,战略重点在北方,因此与南方结盟。胡国是郑国南方重要的盟国之一,郑武公甚至把自己最喜爱的大女儿嫁给了胡国国君。

郑武公听关其思这样说,大怒:“胡国是我郑国最可靠的盟友,姻亲之国,你居然敢提出这样的建议,居心何在?”于是,郑武公就杀了关其思,并派人给胡国送去很多财物,为关其思的言论表达歉意。

胡国相信的郑武公的话,对郑国不再防范。于是,郑国发动袭击,灭掉了胡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