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晋国的故事(1 / 2)

晋国的开国之祖是唐叔虞。

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同胞弟弟,周武王英年早逝,他的王后姜氏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姬诵和姬虞。哥哥姬诵继承王位,就是周成王,弟弟姬虞就是唐叔虞。

周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旦摄政。这时候,爆发了武庚之乱。

武庚是商纣王的儿子,被封在邶(bèi)国,统领殷族。为了监督武庚,周武王把文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封在武庚的身边监督他,史称“三监”。

周武王去世得早,他的儿子姬诵当时才十三岁,很明显没有能力统领偌大的周朝,于是,有人提出兄终弟及,让周武王的弟弟管叔即位,但被周公否决,他认为长子继承制比兄终弟及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坚决扶立姬诵。

管叔对周公旦的决定很不满,就联合蔡叔和霍叔,发动叛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向西进发,要讨伐周公旦,争夺天子之位。

三监刚离开,失去监督的武庚就举起造反的大旗,要复辟殷商。新生的周王朝一下子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周公旦要对付三监,顾不上武庚。他更担心三监跟武庚联合在一起,要真是那样,不仅会天下大乱,刚刚建立的周朝怕是也要夭折。周公旦急需要一个能打的人帮助他。

大周朝谁最能打?自然当属姜子牙。姜子牙是周朝灭商的第一功臣,却被排挤出周朝的权力中心,到东方最偏僻蛮荒的地方封邦建国,要说心里没有不满,肯定是假的。虽然姬诵是姜子牙的外孙,但当朝廷的命令到了齐国,姜子牙依旧迟疑,不肯出兵。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有一回,成王和姬虞在宫廷里玩过家家的游戏,成王捡了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给了姬虞,对他说:“这个赏赐给你。”

站在一旁的史官说:“请问赏赐在什么地方。”

成王说:“我们在玩游戏。”

史官道:“天子无戏言。”

成王说:“我不知道,你去问周公。”

史官去问周公。周公刚刚打下唐地,就说:“封在唐地吧。”唐地在今山西太原一带,很多人都想要这个地方,但最后落到了年仅十岁的姬虞身上。按照周朝的礼法,王子要到成年之后才有分封的资格。当然,只是有了资格,能不能分封还是另外一回事。

姬虞得到分封,建立唐国,被尊称为唐叔虞。他的母亲姜王后与他一起到了封国,帮助他建立政权。如今,太原的晋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而建立的。晋祠内有一眼古泉,叫难老泉,难老泉的泉水流出,形成一条河流,叫晋水,灌溉万顷良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姬燮(xiè)因这条河,改国号为晋,迁都翼城。翼城现在是一个县,属于临汾。这就是晋国的由来,山西简称“晋”,也是这么来的。到了现在,难老泉干涸(hé),晋水失去水源,也断流了。于是,这条千年名水被填平,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你现在所看到的难老泉,也是自来水供水。

姜子牙得到唐叔虞被分封的消息,立刻出兵,平定了武庚的叛乱,同时,周公旦也打败了三监,周朝转危为安。

赵叔带来到晋国的时候,晋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四年前,晋穆侯去世,他的弟弟晋殇叔没有扶立世子仇即位,而是篡位,自己当了国君。晋穆侯的两个嫡子,世子仇逃亡国外,公子成师躲避到曲沃。曲沃现在是一个县,也属于临汾。

晋穆侯在位的时候,有一回,他奉命与周宣王一起讨伐条戎,没想到打了败仗。条戎是生活在中条山一带的戎族,很是能打。晋穆侯出征的时候,他的夫人有孕在身,等他打了败仗回来,孩子已经降生了,晋穆侯就给这个孩子取名叫仇,以表示不会忘记打了败仗的仇恨。

三年后,晋穆侯再次出征,攻打北戎,大获全胜。北戎又叫山戎,是生活在北方燕山一带的一支戎族,他们以狩猎为生。戎族有很多分支,如:羌戎,又叫姜戎,归附周朝,在灭商之战中立下大功,成为周朝的贵族。另外还有西戎(又叫犬戎)、山戎(北戎)、条戎、陆浑戎等很多分支,他们的名字多来自其生活的地方。当时,我们把中央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分为四部:西面的叫戎族、北面的叫狄族,东面的叫夷族,南面的叫蛮族,简称西戎、北狄、东夷、南蛮。

据说,戎族是归附炎帝的部族,炎帝神农被黄帝打败后,他统治的部族分崩离析,成为戎族的各个分支,在中原腹地也有戎族生存,就不奇怪了,他们本就生活在那里。

晋穆侯这次出征的时候,他的夫人还是有孕,等他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于是,晋穆侯就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成师,纪念这次大捷。

有人说,嫡长子叫仇,次子叫成师,寓意不好。仇是仇敌的意思,成师是成就大事的意思,以后晋国怕是要因此而出乱子。但人们都没有把这话当回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