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元宵灯会(下)(2 / 2)

“苏姑娘,苏姑娘,我猜是坐下的坐。”说话的正是孙静怡

“恭喜这位姑娘答对。”苏姑娘柔美的声音说到

人字号灯谜的难度都不算大,十二盏灯笼全部被猜中。王某人一共猜中了两个,不过都是孙某代为领奖。

“人字号灯谜已经全部猜完,现在我将揭晓地字号第一盏灯”漂亮女人说完打开一张纸条念起来

“坐也是坐,立也是坐,行也是坐,卧也是坐;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卧也是立;坐也是行,立也是行,行也是行,卧也是行;坐也是卧,立也是卧,行也是卧,卧也是卧。分别对应四种动物,全部猜出才算。”

话音刚毕,全场一片寂静,纷纷陷入沉思。

“这都什么玩意儿?二哥,你猜出来了吗。”赵三小姐问到

赵子洲也沉默了,思索好一阵子才开口

“第一个是蛙,剩下的我就猜不出了”

“连二哥都不知道,应该没人能猜出来了。”

另一边的书生们心里同样在抓耳捞腮,不过没表现出来。

“我猜不出,李兄,你猜出来了吗?”

李姓男子也是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今年的灯谜也太难了。”赵连感叹

围观群众中,孙静怡倒是格外自信地望着王某人

“喂,快说快说,你肯定知道。这可是十两银子呢。”

确实,这可是十两银子,抵过他一周的净收入了,正当他准备开口时。一道轻柔的声音响起

“我家小姐猜分别是,蛙,马,鱼和蛇”说话的明显是丫鬟

但不妨碍众人发出阵阵惊呼

“还真是,我怎么没想到?”

“猜出的小姐是谁?”

“我认得那丫鬟,好像是温府的”

“原来是温府二小姐,那难怪了”

“是啊,温小姐可是出了名的才女啊”

“..........”

苏姑娘这时才宣布:“恭喜温小姐,猜对谜底。”

“原来是温清清姑娘,在下心服口服”李姓书生佩服到。身旁的一众书生也是纷纷表示赞同

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孙静怡,她现在气的跺脚

“都怪你,让你说快点嘛”

王煜撇了她一眼不再说话。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不要试图跟女人讲道理。

接下来,苏姑娘又连续公布了几个地字号灯谜,可惜只有一两个被猜出来。连某位猜谜达人都想不出来,确实有些难度。

望海楼顶楼,政商界的大佬们也在廊台上围观灯会。

“老温啊,令媛不愧为咱们县的大才女,呵呵。就是不知今年有没有人能够猜中天字号灯谜。”杜若华捋了捋胡须说到

被点名的老温拱手道谢,笑着说

“知县抬举,小女只是运气好。”

湖中,苏姑娘的声音再次响起

“下面是本次灯会的重头戏——天字号灯谜。”

只见她缓缓打开手中的纸条,平静的脸上突然显出一抹差异的神色。短短的几秒钟,她都在怀疑是不是拿错了,但看了看谜底,她却豁然开朗,于是举起纸条说

“今年的天子号灯谜的谜面是——无字,不要怀疑,就是字面意思,我手上的是一张白纸。打一字,诸位请猜谜吧。”

现场先是爆发出一阵惊呼,然后就鸦雀无声了。最后,陆陆续续开始有些窃窃私语,不是在猜谜,而是在猜有没有人能猜出来。

“在下才疏学浅,猜不出,看各位兄台了。”李姓书生说到

众书生也是连连摆手,称自己不够格

杜若华也是饶有兴趣地俯视了一圈,笑呵呵地说

“呵呵,浦桐书院那几个老头就喜欢出难题,看来今年也没人能猜出了。”

一高一矮两个女子手里拿着好看的灯笼,站在王煜身边催促

“喂,你怎么还没想出来啊。”

“大哥,你是不是想出来了,快说啊。”

其他的都是他瞎猜的,但这个他是真知道。于是,就在湖中的女子准备宣布灯会结束时,王煜大声说到

“我猜是迷路的迷!”

现场再次热闹起来,都在思考为什么是迷路的迷。而读过些书的人此时却是豁然开朗,杜县令惊呼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灯谜的谜面没了,可不就是迷吗。哈哈哈,我海山县果然还是能人多啊。”

“恭喜知县大人。”其余人纷纷上前迎合

相比于这些大人物,楼下的赵恬就震惊得说不出话,心里暗暗惊叹

“居然是他!”

李姓书生也是若有所思,随后朝答题者方向拱了拱手,感叹道

“果然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等还需加倍努力,不能辱没了浦桐书院的名声。”

“李兄说得对。”

湖中的苏姑娘也才缓过神来,她也没想到这么难的谜题也有人解出来。

“恭喜这位公子,还请公子稍等,天字号灯笼和一百两银子要等大人亲自来颁布。”

现场一片哗然,这可是一百两银子啊

“嗨呀,这么简单我怎么没猜出来呢,一百两啊,都可以点两个小妞了!”

“天老爷哟,一大一百两,怎么花得完哟。”

“······”

当事人倒是表现得极为淡定,好像与他无关一样。其实,他也被一百两给吓傻了。

此时,顶楼的大佬们没有了刚才的谈笑风声,一个个正襟危坐,等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胡主薄缓缓起身,开始宣读

“温家,三千两。”

“张家,两千两。”

“袁家,四千两。”

“······”

“李家,八千两。”

“钱家,一万两。”

越往后,胡主薄的语速就越慢。吴老爷依旧笑呵呵的,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吴家,两万五千两。”

胡主薄说完,吴老爷已经起身开始准备拱手道谢了,赵秉生慢慢开口

“吴老爷,别着急啊,让人家胡主薄念完。”

“呵呵,你家的情况我还不了解?能动用的现金最多两万两,要是再多,你明年的货款都没得付。”

胡忠昭没有理会他们的争吵,继续念到

“赵家,三万两!恭喜赵家主了。”

吴家主瞬间石化,随后怒吼

“这不可能!你怎么拿得出这么多的?你谎报是吧,拿不出来,我看你怎么收场!”

“县令大人在呢,你不要污蔑我。”

杜若华也缓缓起身

“老吴啊,愿赌服输吧。走吧老赵,咱们还要去颁奖呢。”

“哼!”吴瑞甩手就走

莲花池外的人群依然没有散去,大伙都在等着见证一百两呢。王家几人和孙家父女已经被请到了场中。此时,县令带着官员和赵家的人姗姗到来。

“哈哈,恭喜小友了!老夫是海山县令,杜若华”

王煜识趣地上前拜礼

“见过县令大人,小民王煜。”

“呵呵,恭喜王小友了,在下赵秉生。”

这种场合哪里是一个两辈子的社畜见过的啊,整得有点手足无措。那一百两交到他手里,明明就是个几秒钟的过程,但是却十分漫长。期间,他还瞟到有人对他挤眉弄眼,定睛一看,原来是店里的大金主。

本来挺愉快一节日,最后却弄得王煜身心俱疲。一百两揣兜里,不仅他连他爹娘也没有丝毫高兴,都是害怕得不行。一行人在夜里小心驱赶着牛车,打着三盏灯笼,都不知道什么点到的家。回家后第一件事不是睡觉,而是东藏西藏,把银子分开藏好,这才安心入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