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过不完的苦日子(1 / 2)

现在的人很难想象我们的先人们是如何在没有电、没有手机、没有自来水,甚至没有充足的食物和饮用水的日子生活下去的。但这就是穿越人士王二蛋的日常,甚至更糟糕。

王二蛋穿越过来已经有几天的时日了,坏消息是他现在都没搞清楚现在是什么朝代,皇帝老儿是谁。每天依旧过着吃不饱的生活,抓来的鱼货还得被赵亮团伙抢走一部分。好消息是,至少每天都能用鱼笼捕获一些海鲜,甚至王二蛋开始了每日的身体锻炼。除了每日的劳作外,王二蛋还会做几个俯卧撑,搭了个架子做引体向上。每次父亲看到后都会臭骂一顿。

“狗日的,吃嫩多都把力气浪费了。”

不过王二蛋也不在乎,毕竟多余的食物都是他抓来的。古代这平均年纪不得不让他害怕。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嘛,他可不想英年早逝。

日子一天天地过着,转眼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王二蛋依旧过着同样的清苦生活。不过最近算是有所改善。他多做了几个鱼笼,试着在不同的地方下网。每天能抓到不少海鲜,偶尔运气好还会有海鲈鱼。瘦弱的身体也强壮了不少,王二蛋估计,刚开始穿过来的时候,原主只有60多斤,身高也刚刚1米5。经过一个月的增重和锻炼,现在体重应该有个70多斤,手臂上至少有了点肌肉的纹理。不再是纤瘦的竹竿。

除此之外,这一个月通过跟父母的还有同村其他人的交流,王二蛋也算是弄清楚了现在的社会状况。根据他的了解和观察,现在处于一个叫做大魏的王朝,并且过了一开始的开疆拓土阶段,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阶段。当今皇上也算是中兴之主,因此粮价才会如此便宜。而通过对村里生产水平的观察以及农作物的种类,王二蛋推测现在的科技应该处于16世纪中叶的水平。

自打穿越过来一个多月,王二蛋一直都十分愧疚。根据他多年看历史文的经验,他这应该算是给众多穿越者前辈丢脸了。如果穿越者有排名,他应该是吊车尾级别的。别人穿越一个月,一下子就搞出各种新鲜玩意儿,从此实现财富自由。他穿越一个多月,每天除了干农活儿就是抓鱼,然后锻炼身体。也不是他不想搞钱,但是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令人绝望。首先,即使他弄出点东西了,也没地方卖,因为他根本找不到去县城的路。其次,就算去卖了东西赚到了钱,王二蛋敢保证,第二天方圆几公里的地方都会知道陈桥村有人弄出了新鲜玩意儿挣了钱。那么他们一家就将面对有钱拿没命花的局面。因此,尽管王二蛋也很无奈,但是目前最优的办法就是开摆。顺其自然,然后等待时机。

王二蛋近几日很高兴,因为抓鱼小队加入了新成员。平日里都是自己和妹妹去抓鱼,可是妹妹毕竟太瘦小了,大部分工作还是得自己来。而且,面对赵亮等人的抢劫,自己毫无办法。弱肉强食的世界,告状是没用的。王二蛋深知这个道理。

“二蛋,兄弟几个想跟着你去抓鱼”说话的是自己舅舅的儿子,名叫杨宏。比王二蛋大两岁,自然也比自己强壮不少。舅舅家还有两个表姐,都已经出嫁了。

“是啊二蛋,每次都看见你带回来好多海货,可把哥馋坏了。给那狗日的赵亮,还不如哥几个自己吃呢。”

这位义愤填膺的是自己大伯的儿子,名叫王明。爷爷王福和奶奶陈丽一共生有三儿一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了。虽然分了家,但大体都在一个位置,相互好照应。大伯名叫王海,大娘是隔壁村张氏,名叫张凤,一家跟着爷爷住老房子,分了好田。二伯王洋不成器,整日喝酒赌博,因此二伯母林晓和两个堂姐妹日子过得很是清贫。小姨王倩16岁就嫁人了,嫁到了隔壁村,听说婆家对她也不好,因为生了三个女儿。王明还有个哥哥,也就是自己的大堂哥,叫王斌。今年已经弱冠,读了点书,据说在县城里做账房先生,还娶了个县里的姑娘。

还有一个沉默寡言,站在一旁不说话的王二蛋也认识,是隔壁的陈二狗,比王二蛋大一岁,自幼丧父,孤儿寡母艰难生活。平日里就不爱说话,但是热心肠,有时候还帮自己割草料。可能他平日里经常上山打野味,因此二狗的体格是最壮实的。一米六的身高,手臂上的肉比王二蛋壮不少,说一句虎背熊腰不过分。

王二蛋看着三人,也不说话。这时一直不开口的陈二狗说道

“二蛋,也别怪你狗子哥,我倒是看不惯他们欺负你来着。但是他们人多,我俩一起上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是啊二蛋,表哥也是没办法。这不是给你找帮手来了嘛,你放心,今天开始,他们欺负不到咱们头上了”

“对对对,二蛋,堂哥一定给你出头。”

王二蛋也知道,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哪怕热心如二狗,也会为了自己明哲保身。因此他也不怨恨他们为什么不早点来帮忙,因为如果是他自己,也会这样选择。

“杨宏哥,王明哥,狗子哥。你们能来帮忙我很高兴。不过事先说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拧成一根绳。你们放心,抓到的海货我们一起平分。”

“没问题”三人异口同声回答道

“那好,我现在就来教你们怎么制作鱼笼”

这几天,四个男人加上王四丫都在制作鱼笼。一连做了20几个,主打的就是一个“笼海战术”。然后,王二蛋就会带着兄弟几人到海边布置陷阱。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下水干活自然比王二蛋这个半桶水厉害多了。20多个鱼笼非常合理地分布在海岸边上可能出货的地方。

11月份,即使是南方也开始降温了,但是也没有下雪,阳光照着人还是能感到一丝热。等到下午太阳温和一些后,几人才顺着海边收拾鱼笼。所过之处,每个人都欢呼雀跃。因为,每个笼㷣里都能发现至少斤把重的海货,其中还有四五条鱼。

“二蛋的鱼笼可真行,我还以为没多少货呢。没想到这么多”表哥杨宏叫到

王二蛋心想,不是他的笼子多牛逼。而是现在的生态好,捕鱼的人不多,而且技术比较落后,鱼还比较蠢。几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所有鱼笼都拉了上来,里面的货已经多得数不过来。四人的一起平分了所有的鱼货。四丫还有一些不高兴,小声跟王二蛋嘀咕到。

“他们也就帮帮忙,明明法子都是大哥想出来了。而且我也帮了忙,凭什么我们不多分一点”

王二蛋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凑到她耳边说。

“傻丫头,这点东西是最廉价的,但是却是最能收买人心的,懂了吗”

小丫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