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目镇之火(1 / 2)

如何率一百军士进入越国境内二百多里,在被越人发现之前,到达天目镇?彭告诉仲父,他在楚国古简上找到一条记录:孛降,行土木,火克金。

孛即流星,第一句“孛降”今晚已出现,接下来仲父要遵行的是第二句:“行土木。”土指的是山,木指的是树。天目镇在天目山末端的山脚下,山上竹林茂密。仲父率百人队出发,从天目山的竹林中秘密穿行,直达天目镇。彭则连夜进入来前线督战的楚王的行在,面见楚王。

仲父的百人队到达长长的天目山山脉最后一片竹林。山脚下就是天目镇。

林上的天空繁星灿烂,林中的各种虫类发出热闹的嘶鸣,仲父和他的一百人却象夜眠的螳螂一样伏在竹林里,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他们穿着夜行衣,全身没带任何兵器,仲父将他的铁锤留在军营,命令军士连匕首也不要带,既是为了减轻重量利于疾行,也是破釜沉舟,自绝后路,激发他们的勇气。

现在是半夜丑时,天目镇却亮着点点灯火,隐隐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这声音来自天目镇的铸剑作坊。一条石板街从天目镇的中心穿过,街的两旁是一家家毗邻的铸剑作坊,每个作坊内窑火通红,工匠们个个都在忙碌,他们有的将烧红的铁液灌入陶范,有的将剑胚送入窑中烧制,有的将剑胚从窑中取出,枕在石坫上,两个工匠举着铁锤锤打。

石板街上停着若干辆战车,车上人都是越国军士,他们执行双重任务,第一是保护天目镇,第二是运送天目剑。各家作坊将已经制好的宝剑装入车厢,待到凌晨时,御者扬鞭驱马,战车出发,将三百支宝剑送到越国前线,交给重新组建的宝剑队。

当仲父估计装在战车上的宝剑已达一百支时,他率先冲出竹林,奔向石板街上的那些马车。仲父身先士卒的动作就是他发出的号令,一百军士随着他冲出竹林。

他们的目标是空手夺取马车上的宝剑,每乘马车旁站着两名越国军士,一名持戟,一名持弓箭。他们必须在被越国军士操戟反击之前拿到马车上的宝剑,再用宝剑挡开砍来的戟和射来的箭,然后在交战中歼灭所有越兵。

他们一百零一人都没带武器,只有抢来一百零一支天目剑当作自己的武器,所以,仲父挑选的一百名军士都是善于使剑的勇士。

仲父没带铁锤,但他带着两个肉锤,也就是他的两个拳头,两种锤重量不同,运用的招式却是相通的,仲父作为主将,不象别的主将那样在打仗的时候坐镇阵列的中央,在卫兵重重的护卫中指挥全军,他更喜欢带头冲锋,成为第一个与敌人接战的人,他用铁锤击毙的敌人总数为全军之冠,即便把他看成一名普通士兵,他也是其中的兵王。今夜,仲父的肉锤发挥了同样的效力,一辆马车的三个越军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就倒在地上,车上已装好的二十支剑也分给了他手下的军士。

仲父的百人队抢夺了马车上的剑,击溃了石板街上的越国军士之后,他们冲进那些铸剑作坊。“火克金”,他们需要烧毁作坊,烧毁那些已经完工的天目剑和即将完工的剑胚,确保下一次交战,越国没有宝剑队,没有了宝剑队,越国军队就失去了“剑气”的威力,也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自信,楚军必胜。

火,在铸剑作坊是最容易得到的,天目镇石板街家家相连的两边店铺很快就烧成了两条火龙。

仲父遵行彭的告诫,只烧剑和作坊,不杀工匠,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将破坏彭的大计。仲父是先赶走作坊里的工匠再点火的。

他们的动静这么大,并且逃走了几个越国军士也会去报信,所以越国的大批军队马上就会到来,彭说过,这次行动,他们不能抱着为国捐躯的必死的心,而必须活着,因而,他们的撤退越快越好。但是在撤退之前还要做一件更加重要的事:带回铸剑师干将、莫邪。

当仲父来到石板街靠近尽头的一间铸剑作坊时,他立刻知道,这正是他要找的那间作坊。

窑火作坊里的陈设看起来与别的作坊并无不同,一样的窑火、铁砧、用于锻打的铁锤和用于磨出剑锋的磨刀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