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救治生民之道(1 / 2)

第二天一早凌空隐就来到讲习教室,学生们陆续走进教室。对着端坐的凌空隐行礼入座。渐渐地众小道都入座后,凌空隐问起昨天的作业。

怒火小道首先起身道:“仙师早安,在下朱不惑,昨日闻得仙师高见,略有思索,有一些粗薄见解,还望仙师赐教。”朱不惑作了一揖,接着道,“余曾游学三年,在诸国所见虽略有异,然有四同也。一者,达官显贵者歌舞平生,银钱百万而擅自专。每结党营私,欺压良民。底层农民,多有倾家荡产,女儿为娼,男子为奴者。亦有落草为寇者,却少劫富济贫,多杀伐掳掠,强抢民女。仕子为求功名苦读,一日功成名就,则鸡犬升天,念及寒窗苦读之累,多不思为民谋福利,只思敛财,图享受。官场腐败,圣贤汗颜。二者,生民虽受各种盘剥,生活困苦,兀自隐忍,求神拜佛,少有应验者。见同伴受欺压皆不敢言语,无有英雄气概。平时萎泯不振,态若惊弓之鸟,正所谓精气神不足是也。三者,天公有其思量,旱年往而涝年来,民生疾苦。圣上每每治灾,总有官吏层层克扣,至灾民中已所剩无多。四者,众国虽表面交往密切,却暗暗各有屯兵备战之意。致各国多有抓壮丁之事。兵队得以扩充,而民耕种更难,徭役复重。我认为的解决之道是受苦受难者起来推翻这群暴徒的统治,建立一个平民政权。我认为可行的原因是平民数量广,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了,自是不需证明。”

凌空隐听罢甚是满意,频频点头。“朱不惑小道的见解甚是高超,必是经过一番苦思。建立一个平民政权,却要详细论述政权的运行,掌权者应该怎样产生等。还有一件事,从梁国、南疆国、库里国、陈国的历史来看,很容易发现他们的政权都曾经颠覆过,国名也有改变,领土有的扩大,有的削减。而大多的政权变更是平民起义而夺得的政权。朱不惑小道现今所观察的暴吏当道的情况在建立之初又何偿不是平民政权啊!正是没有活路的农民推翻原先的腐败的王朝而新建立的王朝啊!而新的王朝又是不可避免地走上腐败,像是一个无尽的循环,直到人类的尽头方止。所以平民政权最终还是会变为贵族政治。所以谁坐上那个皇位,又有什么影响呢?再厉害的人类最终也敌不过这世界的规律。你们的命运早已注定,挣扎也徒劳,这种悲惨的命运,真的就不能打破吗?世界上总有完美的国家形式,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或者是没有人可以建立那样一个比天堂更像天堂的国家。”

风火小道匆匆起身,争先恐后道:“凌空仙师,你说不能建立一个平民政治,既然平民政治会变成贵族政治,我们可以规定每个人拥有的财产上限,只要超过这个上限的财产就要被官府没收,分给那些贫苦百姓,也就不会有拥有过多财产的贵族的存在。农民生活幸福安康,自是不会起来推翻现今的统治。这样官府自身扮演一个劫富济贫的好大盗,也就不会有民怨载道,也不会有落草为寇的现象存在。”

凌空隐笑了笑,“这位小道提出了一件事,要求官府来分配财产,是个好想法。只是,官府腐败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朱不惑已经说过了,大多数人都在追求享乐,追求自身的幸福,力求多占有社会财富。以此作为消费之资,而人性不知餍足,似饕餮般,奈何?再者,官府分财,而谁者多而谁者少,凭何断?怎保公平?这家哭穷,那家假行乞,若何?更有哭天喊地,卖女求财者,又该如何?若互相模仿,皆不耕作,只求速穷而得救济。这又该若何?只怕到时候国将不国,社会一片混乱,而邻国争相蚕食,国灭速矣。”

风火小道偃旗息鼓,全然没有一开始的兴奋之状。

怒火小道朱不惑略有嘲笑道:“林众佑,你的方法还不如起来革命呢?你以为那些达官贵人会把他们的财产分给你?做梦呢吧?他们劫富济贫?谁会自己抢自己,让到嘴边的熟鸭子飞走呢?傻呢吧你?”

听了此番话,风火小道林众佑刚要发作,被左右的同伴压了下去。

凌空隐不言不语,在等下一位发言者。半天见无人发言,便自己说起来。“你们或许会诧异,为何各种方法都是行不通的呢?怎样建成一个梦想中的大同社会呢?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仅仅依靠人的力量是难以建成的。什么原因呢?一是,人生于世,要吃穿用度。所需的材料需从自然界或从他人手中购得。自然界的产出有限,且颇费人力;自他人手中购得需要金钱。因此多有地产的地主与多有金钱的富商贵人等,可多占有社会的资源。而少地或无地的农民只能少占有社会的资源。更有甚者,或者卖身为奴,或落草为寇,或上街行乞。这正是社会资源的有限与人类贪得无厌的本性的矛盾所造成的。二是,人性无善无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设有一社会大同了,而出现一位变质之人,多占财产而不劳作。首先他腐蚀自己身边的一小部分人,这一小部分人又继续腐蚀他们身边的人,如此便可掀起一股黑风潮。比之你们的潮流衣服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现象,国将不国也。”三是我们思考一下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大同社会呢?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有高低贵贱之分,又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里存在一个困难,人各有天赋,或善歌舞,或善文辞,或善武功,或善行商,耕作,缫丝,或善工程,不一一而足。这所谓天下职业凡三百六十行。各人若有好奇之心,今日弹琴歌舞,明日著书立说,样样想碰,而样样不精,只得些皮毛,似颇可向人夸耀,最终却一事无成,于国于家皆无益。再退一步讲,有一富国,称以勉强建成大同社会,而观者一看,国民或睡床不起,或疲与奔命,看这学那皆若走马观花。每感叹,时日无多,求神拜佛,保其长生,好接触这百般技艺与人事,得世间众生之观闻。知其不可长生者,便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分出百万分身去探那万物之奥妙,最终愤愤终生而不得生之要义。”

风火小道林众佑道:“仙师,何为生之要义。”

凌空隐道:“生之要义乃生前无憾,无愧良心,无愧他人。其中优秀者可救众生于水火,成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