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生一家56(1 / 2)

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是想往高处爬,使你总是有一个奋斗方向,让你的任何一次抬头,会感觉到自己骄傲地盛开过,都能看到前方的希望。

一日,六户镇镇长高凤官来到了于家屯儿,在村口儿,他见到了一个五大三粗的麻脸汉子,村长向他介绍说:这是咱村自卫队长李长生,他打枪可有准头了,工作也非常积极,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人。

“你好,辛苦了。”高凤官伸出手。李长生憨笑着,抬手挠了挠后脑勺,最后把背上的枪摘了下来,递给高凤官。村长在一旁告诉他:镇长要跟你握手,这是新规矩。李长生嗫嚅着,还是不理解咋回事,应该怎么做,高凤官见状,只好拽着他拿枪的手,抖了几下。

李长生去办事,高凤官和村长进了村,他们看见一个妇女正在院里用杨拐骨做的线拐子打麻绳。只见她左手把着麻皮子一捻一接,一捻一接,右手提绳打绳,动作连贯;一会儿又用左手提绳打绳,右手把着麻皮子,一捻一接,一捻一接。高凤官看了半天,有些呆了。村长介绍说,她是李长生的女人。那女人看到了高凤官和村长,放下羊拐骨,笑着说道:村长,这是镇里来的同志吧。

嗯哪,这是咱们镇长高凤官。村长告诉她。

我叫刘水香,镇长同志,快进屋吧。

高凤官走进屋里,看到两间小屋里面,墙壁熏得黢黑,一铺炕上只有半截炕席,一个小伙子正在穿鞋,刘水香急忙介绍说:这是我们的儿子,如今18岁了。前阵子闹土改,我家分了地,还分了头牛,日子有了盼头。这不,前几天还给他定了亲,他也是咱村的自卫队员,今儿早上,他们爷俩还商量着说,要保卫胜利果实呐。说着脸上泛起一片慈爱。刘水香一边用笤帚轻轻的扫着炕席,一边喋喋不休地介绍着。

过了一会儿,李长生回来了,他冷丁地看到高凤官,似乎还有些拘束,但不多一会儿就很自然地开始和高凤官研究,怎样整顿民兵组织,加强对敌斗争的事儿。

高凤官离开李长生家,想起镇中队还缺一名机枪手的事,决定把李长生抽到镇中队,并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村长。

高凤官绕了一圈,走了四个村,太阳偏西回到镇里时,李长生已经在等他了,而且还带来了他的儿子,见面儿就和高凤官说:高镇长,我把儿子也领来了,一起参加镇中队,保卫咱们的胜利果实。

那你媳妇同意吗?高凤官问。

同意了。俺媳妇说,要是我死了,她就来参加镇中队。她还说,过去,我打她、骂她,不是前世对头,不是看不起她,也不是我有封建思想,而是我们太穷了,镇长您知道,人穷了就瞎计咯,就像人说的“穷计咯”,人越穷越计咯。自从解放大军来了后,我李长生有了自己的土地,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盼都盼不到的。共产党对我好,我就是把全家的命都搭进去,也要为共产党,八路军保住这份家业。高镇长,有什么吩咐,您就尽管说吧。

大年三十的前半夜,自卫队员们都回家过年去了,李长生和儿子没有走,他们为镇里站岗值班。半夜里,青山率土匪们冲进了六户镇。

当青山得知六户镇的大部分武装队员都回家过年时,知道机会来了:六户镇是大镇,原本就很富裕,最近又清算了许多大户人家,镇里清算来的东西一定不少,咱们去弄一些来,让弟兄们过个好年。他和几个土匪头商量完,带着队伍来到了六户镇的蛟流河边,在这里整理好队伍,向镇内发起了冲锋。

土匪的马队,顺着街道往里涌。李长生和儿子正在巡逻,听见急促的马蹄声和呐喊声,知道土匪来了。他一边抄起机枪寻找有力地形,一边冲着儿子喊道:快去通知镇长。说完扛着机枪,跑到了街中心的一个小坑里,支起机枪向土匪猛扫。

镇长高凤官见抵敌不住,命令李长生随同镇党委向北沟撤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