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工作团突围记55(1 / 2)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先辈们想过所有的办法,却从没有想过放弃,他们想过所有的死法,却从未想过认输,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你怎能不爱。纵算水尽山穷,落叶成空,那老去的年华依旧可以风姿万种;纵算岁月朦胧,天涯西东,依然可以觅寻当年遗落的影踪。

1946年8月,林开甲率工作团来到突泉县永安镇开展减租减息反霸清算斗争,工作团到达住地后,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群众很快就发动起来了。

大地主、大土豪感到自己的末日来临,惊恐不安,纠结山贼草寇破坏革命政权。地主出身的匪首布金亮,匪号“管亮”,因家中财产被清算,心怀不满,勾结青山、大主义等几股土匪200余众,气势汹汹地向永安村扑来。

工作团团长林开甲闻讯后,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会上,详细分析了敌情,根据大家的意见,林开甲指出: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坚守,但一旦守不住,就有被土匪吃掉的危险;另一条路是暂时躲一躲,但这不利于安定民心,会给下步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土匪究竟有多少人,战斗力如何?我们还不知道,应该先侦察清楚后再做决定,当即派出侦查员李克森、农会会长吴玉好,武装自卫队长魏洪春三人前去侦察敌情。

他们三人快马加鞭,一直跑到距离土匪驻扎的永长村不远的山脚下,没有发现匪徒的踪迹,为了尽快摸清情况,他们决定由李克森和魏洪春两人上山,留吴玉好在山下一边看马一边观察。

李克森和魏洪春二人爬到山顶一看,原来土匪正在屯子里为非作歹,打骂声、哭叫声连成一片,这一惨景激起了缺乏作战经验的魏洪春的怒火,愤恨之下,顺手对准房顶上放哨的匪徒开了一枪,这一枪没有打到土匪,却打草惊蛇。土匪一窝蜂地涌出村,奔上山来。山上的李克森和魏洪春陷入了被土匪包围的危险中。他们打算下山骑马冲出去,可是来不及了,土匪的马队已经冲到了半山腰,要骑马还得从土匪马队的中间穿过,这等于自投罗网,于是他们只好靠自己的两条腿顺山坡往回跑。

正当他们拼力突围的时候,李克森不幸腿部中弹。生死关头,他对魏洪春喊道:快,你突围,我掩护。不,要死一起死,咱们跟土匪拼了。魏洪春及不情愿。李克森大喊道:你快跑,把这里的情况报告给林团长,这比什么都重要。魏洪春望着李克森威严的目光,不得不依恋不舍地跑出了包围圈,向永安村奔去。李克森端起枪向匪徒开火,但终因寡不敌众,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山下的吴玉好听到枪声,完全可以骑马跑走,但是当他看到土匪们正在追赶战友时,把个人危险置之度外,朝着追赶李克森和魏洪春的匪徒猛烈扫射,把匪徒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这面来,一直到牺牲之前,他的枪声才停止。

在李克森、吴玉好的掩护下,魏洪春拼命地往回跑,但是人的两条腿毕竟跑不过马的四条腿。魏洪春和匪徒的距离越来越近,由几里路缩短到几百米,危在旦夕。当他跑到永安村边时,和土匪的距离不足200米,危急时刻,永安镇政府大院炮台上的枪声响了,机枪、步枪一齐扫射过来,并派出小股自卫队员出村阻止了土匪的追击,救回了魏洪春。

经过暂短的交战,土匪们靠着人多势众突破了阻击,团团包围了永安镇政府的大院。镇政府大院内的战斗力很弱,真正能打仗的只有几个老战士,其余都是新参军的武装自卫队员,加上枪支少,弹药不足,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干部、战士们团结一致,斗志很高,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土匪的猖狂进攻。

经过反复交战,土匪势力逐渐占了上风,他们用密集的火力,把院内四座炮台的射击孔全部摧毁,里边的人只要一露头,就立刻遭到敌人的扫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