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体在意先行(2 / 2)

“不见不闻,觉险而避。”两人心中同时浮现出这样一句话,但下一刻就摇摇头,打散了这个念头。

此等境界,乃是武术通神的宗师才能做到,少年小小年纪,是绝无可能练到这一步的,刚才的那一幕,多半是巧合罢了。

而在江海天踢球之后,身体由静转动,并未停歇,又趁势做出种种稀奇古怪的动作。

两位老者定睛一看,见江海天的动作中,有的像熊一样,张开臂膀,作势欲扑,有的像鸟一样,伸展肢体,飘飘乎有飞升之态。还有的动作,类似华佗五禽戏。甚至有部分招式,与太极拳和形意拳等内家拳法,颇为相近,但又似是而非。

只是江海天的姿态动作,极为自然,并未拘泥于任何所谓的一招一式,而是全凭内在气血运行,由内而外,使得身体做出种种动作,远远望去,韵味无穷。

初时,他是气血的主人,用意念和动作在引领体内气血活动。

久而久之,气血与他相融,不分彼此,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之后,体内甚至气血凌驾于意念之上,自发而动,意念反而慢了半拍。

气血奔涌至手,则抬手;

奔涌至胯,则扭腰开胯;

奔涌至腿,则抬腿踢脚;

全身上下,但凡气血所至,无不如意。

形意拳中的奥义,被他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犹有超出。

他的动作,浑然天成,隐隐有一丝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味道。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这是导引术!而且看上去,和我们所练的都不太一样,其中有些姿势,若我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是马王堆导引术中的动作。”

“此等古代绝学,内功心法早就失传了,留存的仅仅是部分招式罢了,瞧他动作,似乎深得其中三昧,不是徒具其形的普通套路,而是包含了神气相御的精华,他究竟从何学来马王堆导引术对应的配套心法?”

张、杨两位老先生不由得议论起来,对江海天更是产生了浓浓的好奇。

在他们的想法中,以少年这般年纪,自然不可能是凭空自创,而是拜入了某位名师门下,经高人悉心指点,所以能练到这一步。

那位名师必然精通当今的一切导引炼气之术,这才能把失传的马王堆导引术中的精奥复现出来。

虽然古代绝学已经失传,但是今人智慧未必不如古人。

古人既然可以创造出此等绝学,今世之宗师,通晓百家后,照样能重新创造乃至复刻出古代传说中的绝学。

一法通则万法通,一理明则万理皆明。

即便实际心法未必一模一样,可其中大致原理亦是相通的,同出一源。

因此,张、杨两位老先生都怀疑江海天这个少年的功法是某位名师所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