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 新农场发展模式113(2 / 2)

“什么?”

“海洋农场,就是在海里建造大量浮板,然后在上面铺上泥土,接下来就能用类似陆地上那种方式耕种了。这种海洋农场优先在光照更充足的热带海洋发展,比如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甚至大西洋。这几个海洋的热带区域面积加起来可比我国领土面积大了十倍不止,如果能充分利用的话,农作物产量能提升一大截。”

叶蒙的话让现场沉默了。

刚才他们还在为在国内用那种方法搞大农场更好而争论,结果人家叶董直接将目光放到海外,这思路一下就打开了呀!

但李领导还是有疑问,“可是海洋农场成本比陆地农场——包括刚才说的两种农场——都高了多了,这样真的划算么?”

“现在是高多了,可能以后也会高不少,但等到维度革命进行到一定程度,其绝对成本也会降到很低,到时候也可以发展了。”

就像两种商品,一种一分钱,一种一毛钱,相差十倍,但谁会在意这种差距?

“嗯,”李领导点点头,感叹道,“不愧是叶董啊,思路总是那么开阔。那么叶董认为,前两种农场模式还有发展必要么?”

叶蒙想了想,说,“发不发展都行吧,毕竟等海洋农场发展起来,路上农场这点产量已经微不足道了。当然要发展的话,还是以建筑农场为主,这样对生态的破坏最小。”

其实叶蒙不是很在乎什么生态,他也不认为耕地板那种农场会带来多大破坏,顶多会破坏生态本身,但对人类不会有多大影响。而他之所以说对生态破坏最小,只是因为他喜欢野外有很多植被的样子,只是视觉上喜欢。

李领导点点头,“既然这样,那就主要发展建筑农场,而海洋农场可以现在就投入资源研发了。大家举手投票吧。”

绝大部分人同意。

“好的,农业话题就到这里,接下来是——”

李领导正要介绍下一话题,就又一次被叶蒙打断,

“请等一下。”

“叶董有什么要补充的么?”李领导并不在意被叶蒙打断,反倒是很期待叶蒙要说的内容,毕竟每次叶蒙提出的建议都很有用。

“不好意思,我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工业用粮是主要用于食品和药物生产的,这方面需求在未来的确会增大很多,但没有另一种植物需求量大,那就是景观植物,所以未来新增农场的发展的重点最好放在这方面。”

“景观植物?”李领导惊讶道,“为什么景观植物会增加很多呢?”

“一方面是接下来新增的大量节点城市中需要用到很多景观植物,而且这些城市中有很多预留带(就是五十九章叶蒙提的在城市中留给飞艇通行的通道)、高架道路以及阶梯状高楼,上面都要很多景观植物。

另一方面是,未来工业园区会指数级扩增,而且工业园大多是立体工业园,它们内部同样需要大量景观植物。”

啊?

工业园区也需要大量景观植物?

众人还是第一次听过这种说法。

李领导疑惑道,“为什么工业园区也需要很多景观植物呢?这和工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原因和城市里需要大量景观植物一样,也是给人欣赏的。可能大家认为工业园区只要搞好生产就行了,不用在乎景观方面,但这只是以前,以后人们对环境要求高了,如果一个工业园区光秃秃的,那可能都招不到人了。”

“哈哈哈!”

现场众人笑了,叶董这是开玩笑吧?

李领导也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儿夸大其词了,但毕竟这是叶蒙提的,所以他不会随便就将这点否了,便笑道,

“那就算没搞好绿化的工业区会招不到人,但未来人们主要是远程操控机器人在工业区工作吧,这还是你以前提的?这样在工业区搞绿化还有用吗?”

“有啊,远程操控机器人,人的视角也和机器人一样的,看到的就是工业园区现场环境,如果整天见不到一点绿色,那这种工作体验是不会好的。”

李领导想了想,感觉叶蒙说的有道理,但他还是有点儿不相信工人们会很在乎工业区绿化程度,于是说道,

“嗯,有道理,不过景观植物不像粮食是战略物资,所以需要由市场自己决定发不发展,估计接下来愿意发展景观植物的企业不会有多少,那么叶董你们巨构公司有兴趣搞农业吗?”

啊?

这下叶蒙懵了,他刚才只是提建议,没想过要自己下场。不过确信以后需要大量景观植物,除了上述两个原因,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未来会大量产生一种新建筑,或新城市,也需要大量景观植物。但这点解释起来很麻烦,所以他懒得提了。

不过景观植物还是要现在就发展的,不然植物,尤其是树木生,不像工业品那样可以很快造出来,所以要尽早大量生产。

于是叶蒙说道,

“如果没人做的话,那就我们来做吧。不过如果到时候市场上供不应求,别怪我们提高价格啊。”

“哈哈哈哈。”

叶蒙现在已经很熟悉这类会议了,所以也偶尔幽默一把。

“呵呵呵,”李领导笑道,“放心吧,如果那样也是叶董你有眼光。那么叶董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没有了。”

“好的,那进入下一个话题——水利建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