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 表演51(2 / 2)

“啊呀头发乱了!”太明珠把叶蒙的手薅下来,一口咬过去,吓得叶蒙立马缩回去。

...

等弹幕区兴奋浪潮过去后,邵康才开始介绍道,

“好了各位,介绍一下我们的新朋友——机甲。”

“哈哈哈,我就说么,这玩意就该叫机甲!高什么达呀?”有弹幕得意道。

“你这算什么?我还能能猜到这机甲里面有人在驾驶。”

“我去!尊嘟假嘟?”

“真的,我赌五毛钱。”

“真的,我就是那个驾驶员。”

...

邵康接下来的话就验证了网友们的猜想,“机甲相当于大型机器人,不过不同之处在于机甲还能载人。”

“噢!果然!被我猜中了!”

“楼上牛x啊!来!这是给你的五毛!”

...

“驾驶员位于机甲下腹部的驾驶舱里,现在大家看不到他,但他可以看到大家。来,驾驶员,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然后机甲就像镜头挥了挥手,并发出人一样的声音,“大家好啊,我是机甲一号。”

随即弹幕就被一片“哇!”“你好!”之类的词刷屏了。

邵康又接着介绍,“机甲一号身高六米,而远程机器人身高就一米七左右,而且身高相差近四倍。大家可能有疑问,为啥机甲一号就做的这么大?为什么不先做个两米或三米多高的机甲呢?”

没等弹幕区发言,邵康就直接给出答案,“实际上还真不能做两米或三米多高的机甲,这是机甲本身性质决定的。”

嗯?

这下观众们来了兴趣,机甲什么性质决定了其体型没法做两三米身高的?

“大家了解远程机器人操控原理就应该知道,人要想好好控制人形机器运动,在现有技术下只能通过同步体感仪这种仪器来操作,所以对机甲也是同样的。也就是说,机甲驾驶舱其实就是一台体感仪。”

哦!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不过这么简单的道理为啥以前没人提到过呢?

邵康接着说道,“不过机甲内部体感仪和常规体感仪并不一样。在前一种体感仪中,驾驶员的下腰部是相对机甲的下下部固定死的,身体不会相对机甲发生整体转动,只需要身体各关节随机甲各关节同步转动就行,所以机甲体感仪不需要常规体感仪那三个外环。”

这意味着体感仪不需要是球形,而且由于机甲胸腹部没有关节,不能弯腰,所以人手往前后左右只能伸一米距离,体感仪水平截面直径只要2米就完全足够了,不需要像常规体感仪那样保持2.5米直径,因此机甲体感仪是个竖起来的椭球体,更节省空间。

哦哦!

对邵康这番科普,大家听的津津有味,不过他们还有更多问题纷纷在弹幕区以及专门开通的提问区提问。

邵康知道大家最好奇什么,然后说道,“关于机甲,能介绍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但那些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机甲演示,所以现在就先让机甲动起来吧!”

邵康还在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时,一名工作人员已经拿了一个录音机走过来放地上,等邵康说了动起来吧这几个字后,一段流行音乐就响了起来。

科幻级的机甲陪着复古版的录音机,这种画面让弹幕区又是激动又觉得搞笑。

紧接着,机甲就开心地跳起来舞来。

“我艹!这还是机甲吗?跳舞这么灵活?!”

“这舞姿还是这么骚呢?是上次发布会那个驾驶员驾驶的么?”

“噢!这大脚踩的,镜头都在抖。”

“妈呀!机甲离我远点儿,跳我头上了!摄影师你不要命了吗?”

...

其实机甲一号跳的舞并不算很剧烈,但是动作却像人一样自然顺畅,而且镜头距离机甲只有三四米远,六米高的机甲在跳舞时有的部位会时不时跑出镜头,这就给观众们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此时观看直播人数已经飙升到三亿,很多上班族和上学族干脆停止工作与学习,也看起直播来。

前两个月的体感仪和远程机器人已经够科幻了,这次机甲的科幻程度更上了一个台阶!

没人想错过这次盛况。

而三亿观看人数只是国内观看人数,很多人通过各种方法将直播转到海外。由于海外观众观看渠道不同,没法统计观看总数,但也绝对不少。

海外各国首脑也在看着这个视频,大多表情严肃,眉头紧锁。

东方最近的科技进步实在太快了,体感仪、远程机器人,还有个在建的巨型飞艇,这给他们的压力实在太大,现在是的认真考虑如何应对了。

...

一曲舞毕,弹幕区已经炸了,不仅如此,机甲周围的工地上很多工人也驻足观望,要不是有工作在身早就围过来了。

“好了,第一个节目结束。”邵康说道,“类似上次发布会那样,第一个节目是表演性节目,第二个节目就是实用性节目。那么机甲有什么实用性呢?请跟我来,这其实也是将机甲发布会远在组装厂的原因。”

谜底终于要揭晓了,大家很好奇接下来机甲要干什么。

邵康转过头去看了看,然后就指着不远处一辆正在卸货的卡车,对机甲一号说,“走,咱们去帮帮忙。”

这两卡车上站着一个工人,旁边有一个小吊车和一堆放在地上的石板,地面石板旁边还有一名工人。车上的工人正在不断将车兜里的石板绑在吊车挂钩上,然后吊车将石板吊到地上的石堆上,地面的工人再将其石板脱钩,让石板整整齐齐放置。

这类装卸货是工地里常见的活。

两名工人之前也是在一边看机甲表演,一边干活,现在见到机甲走了过来,便不自觉停了下来。

“两位师傅好啊!”邵康打了打招呼。

两名工人师傅不认识邵康,但却知道能和机甲这种科幻事物走在一起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因此也笑着点点头算是回应。

邵康说,“两位师傅,是这样啊,我们现在呢正在让机甲表演节目,所以待会儿请你们配合下。”

“啷个配合哟?”其中其中一位年纪大的师傅操着一口方言问道。

“哈哈!川普!”

“四川老乡呦!”

网友们乐了。

邵康笑了笑,“也不用刻意配合,就是待会儿你们正常干活就行,只不过车上这位师傅您往车尾站点儿,我们的机甲去车头那边搬石板,咱们看看谁的效率高。”

“勒个有囊子好比呐嘛?你恁个大家伙,跟我们比不是欺负人嘛?”

“哈哈哈,”

网友们笑做一团,

“原来是要表演这个啊,那不用比了,我宣布机甲胜利。”

但其他网友不同意,

“比!怎么不比!我就喜欢看这种欺负人的节目。”

邵康哈哈笑道,“没事,您就当做我们帮您干活,有机甲帮忙很快就能把货卸完了。”

“也要得,有支种高科技还要来干我们支种苦力活,认不得你们支些年轻人在想啥子?”老师傅摆摆手就继续干活了。

“呵呵,”邵康笑了笑,“其实有了机甲和机器人来干这些苦力活,以后人类就不需要这么辛苦了。”

“哦呦,格局!”网友纷纷称赞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