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一个字,绝!52(1 / 2)

飞艇组装厂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奇怪的场景,两名工人正不断将卡车上的石板用吊车卸下来,而旁边有一个六米高的机甲也在不断卸货。

只见那个机甲大手一抓,一次就能将一摞石板抓起来,而且每次都是两手各爪一把,再将其放到地面石堆上。放十个石板只要十秒不到,此两名工人师傅至少快十倍。

“哇,这还怎么比啊?完全就是碾压呀!”

“这些石板还是太轻了,得搬运重物才能看出机甲究竟有多大力量。”

网友们还在议论中,机甲就已经将整车货物搬完了,用时一分钟左右。

“好了,搬完了。”邵康和两位傻眼的师傅握握手后,就转身对镜头说道,“大家也看到了,机甲搬运重物效率非常高,这种重物搬运作业属于重载作业,这也是研制机甲的首要目的。”

“当然现在只展现了机甲重载作业能力的皮毛,所以接下来我们找个有点儿挑战的任务。”

邵康又往四周看了看,然后指着集装箱那边,说道,“走,咱们去那。”

集装箱处也在装卸货,只不过用的是龙门吊,有一个师傅下面指挥。邵康刚走过去,指挥师傅就恭敬说道,“邵总您好。”

“哦呦,这师傅认识邵总啊?”有弹幕说道。

然后就有人怼道,“这不废话么?凭邵总现在的名气,知道他不很正常么?”

邵康回礼后问道,“请问这些集装箱中有货物不那么容易损坏的么?”

“不那么容易损坏?”指挥师傅疑惑道,“您指哪种损坏?是要做什么么?”

“就是如果集装箱从三米高处砸下来,货物也砸不坏那种,我们让机甲搬了试一试,另外找个重点儿的集装箱,几十吨那种。”

“啊?”指挥师傅一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没有不容易损坏的么?”邵康问道。

“不是不是,只是第一次听说过这种要求。这种箱子有的,那个,”

指挥师傅指了指十米开外的一个红色集装箱,

“有二十几吨,里面都是都是螺丝,从几十米处掉下来也坏不了。您可以拿这个测试。”

“好的,”邵康点点头,“只不过如果待会儿测试将集装箱摔破了,把螺丝甩出来,还得再麻烦你们换一个集装箱装进去。当然,误工费我们会单独结算的。”

“没事没事,邵总您客气了。”指挥师傅连忙摇头,“螺丝都是装在袋子里的,掉出来也很好收拾,而且您是甲方,我们的工资都是来自您的订单费,这点小事算什么哈哈。”

“嘿嘿,甲方爸爸说话就是好使。”弹幕调侃道。

然后邵康和机甲来到那个集装箱面前,机甲就走上前去准备将集装箱搬起来。

观众们不由得担心,“能搬得动么?这有几十吨啊,比机甲重得多吧。”

集装箱截面直径大概三米,长十几米,总体上比机甲大得多。

只见机甲一号走到集装箱中间位置左右,然后脚步侧面伸开几个板装结构,撑在地上,让两只大脚的支撑面积达到好几平米,这样能避免对地面的破坏。

然后机甲一号侧过身,半蹲下来,双手一左一右搂住集装箱,然后开始发力,过了一秒钟,集装箱就缓缓离地。

“哇塞!还真能抬起来。”

集装箱离地让众人吃了一惊,这时又听邵康介绍道,

“机甲本身重量只有不到三吨,但载荷最大却能达到三十吨,所以理论上也可以抬起二十多吨的物体。”

啊?三吨重量载荷却有三十吨,这什么逆天功率?

一众网友不淡定了。

邵康知道大家疑惑,便解释道,“机甲动力都是来自电机而非柴油机,这两者功率上限完全不是同一数量级的,只不过柴油更便宜,而且结构和控制更简单,所以常见的起重设备一般都是柴油机驱动。”

由于机甲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干重体力活,而对于搬运集装箱这种任务,至少需要将地面的集装箱搬到车上或者另一个集装箱上面才算完成任务。

但是这个集装箱旁边没有一层高的集装箱,最低都是两层的,和机甲一样有六米高,于是机甲一号就得将地上这个集装箱抬到六米高的集装箱上。

机甲一号试图将集装箱抬高,但和之前凭腿部力量将集装箱抬起来不同,现在只能凭手部力量上抬,而且由于集装箱太粗了,机甲只能靠左手将其往上抬。

这样自然抬不上去。

然后机甲就半蹲往后仰,然后整个身体一抖,将集装箱大部分部位放到自己躯干上,让躯干来承担大部分重量,然后身体再慢慢站起来,但接着就怎么都没法再往上抬了。

“哈哈,这下尴尬了。”有弹幕嘲笑道。

不过紧接着就有多条弹幕反驳,

“尴尬什么?你可闭嘴吧!”

“你知道刚才往上抖那个动作有多难么?”

“就是,这动作需要全身关节一起配合,在以前人形机器人根本不可能完成这种动作,现在机甲这种大家伙居然做出来了,你知道这有多牛x吗?”

看到这一幕的叶蒙也惊到了,不过令他吃惊的主要是另外一点,“刚才抖那一下得有几十倍推重比了吧,机甲怎么会有这种功率?而且这么大的力量下怎么会有这么高的运动速度?”

机械功率等于力乘以速度,对于同一功率,力和速度是成反比的,所以机甲刚才的动作明显不合常理。

“哈哈!”太明珠笑道,“你看错啦,推重比没有那么大,机甲抖的时候只是为了将集装箱移到自己身上来,只是机甲自己身体的运动速度大,但集装箱其实没有升高,反而降低了。”

“那这样机甲突然落到躯干上,腿部和髋关节处是怎么做到没有明显往下转的?”叶蒙还是比较奇怪。

“因为用了高速齿轮制动器,在机甲关节大力矩转动时,如果检测到转速超出警戒值,制动齿轮就会立即减速到近乎停转,保护电机不受损,而且能保证实现机甲功率瞬间大范围变动。”

“哇塞,这种装置高科技啊!”叶蒙夸赞道。

“那是当然。”太明珠得意道。

叶蒙又说道,“还有刚才抖的那个动作,看起来比远程机器人还灵活啊。”

“是啊,采用了这两月才发现的新算法。”太明故意卖个关子。

“啥算法啊?”

“我们称之为摄动控制算法。”

“是指全身肢体摄动?”叶蒙问道。

“咦?你以前就知道?”太明珠好奇道。

叶蒙想了想,“怎么说呢?也不算知道,但全身肢体摄动本就是人体或动物普遍采用的运动控制方式,毕竟人体任意关节转动都会与其他所有关节耦合,只不过以往机器人控制时为了降低控制难度,所以只是尽量只控制几个主要关节,这样动作就比较僵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