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过往21(1 / 2)

“也不是,虽然我不喜欢竞争,但也知道读书本身是没坏处的,读书就是读书,没必要参杂各种其他东西进来,所以也在坚持看书,不过不再局限于本专业,其他专业的也看一些。”

“机器人书籍就是那时候看的?”太明珠问道。

“是的。另外也不只是看书,其他很多事情也是有意义并且有意思的,只要不只为了与人争就行,所以当时还做了其他事情,参加机器人比赛是一个,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做飞艇了,这也是我读研的专业。”

叶蒙读研期间流行过一种观点,那就是现代氢检测技术比一百年前强了很多,氢气飞艇安全性可以大幅提升,所以运输飞艇有复兴的希望。叶蒙有认真去做这个研究,但研究才开始就结束了。

“是氢气太危险么?”太明珠问道。

“是啊,哪怕氢检测器性能再好,检测出氢气泄露或浓度超标也还是得靠人去处理,如果只是处理氢气球还好,但处理飞艇的话那安全就很难保障了。于是氢气飞艇研究就停了。”

“那后来呢?你又去做什么研究了?”太明珠接着问道。

“后来,就只能研究氦气飞艇了,但氦气飞艇也做不大,所以只能研究些细节问题,而且应用市场也很小,感觉没啥意思。我导师当时还让我接着读博,但我没读,而且当时面试了个气象所工作还考上了,这工作有编制还比较清闲,于是我就硕士结业然后过去任职了。”

“那你在气象所是做气象飞艇吗?”太明珠问道。

“说是飞艇,其实就是气球,没多少技术含量。”

“那你不觉得可惜吗?做不了飞艇,一身才能又无处发挥。”

“没什么可惜的。相比起累死累活为赚钱买房工作,气象所那种相对清闲的工作倒是我更喜欢的。那时候我也不知道制造巨型飞艇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了,所以谈不上什么浪费。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做出成就来,能做就做,做不了就算了。”

“你倒是看得很开,”太明珠笑了笑,“你不喜欢与人争,只关注事情本身,是个纯粹的人。”

叶蒙笑了笑,也没去否认。接着他问道,“说完我了,你呢?”

“不急,先给你盛饭。”

饭熟了,太明珠给叶蒙添上碗米饭,又将鸡汤鸡肉填到一个大碗里。叶蒙也不客气了,开始大朵快颐。

太明珠喝了口鸡汤,就开始介绍起自己来,

“我其实一直都挺顺的。”太明珠摊开手指了指屋内,“我家境不错,可能你也看出来了,这套房子就是我父母给我买的。”

这套房子是太明珠读博之前就买了,所以只可能是她父母出的钱,不过她的家底还没达到邵康家那种量级。

“然后也是和大部分人一样,读小学中学大学,我也不喜欢死读书,不过考试对我来说不是大问题,不用很费劲就能考好成绩,后来上大学也是保送的,没有辛苦准备高考。”

“哇,学神啊。”叶蒙钦佩道。

“夸张了,顶多是个小学霸。”太明珠咯咯笑道,“可能是家底不错的原因,我对赚钱也没太大感觉,只是想着在科研上做出些成绩来,后来就读了博做人形机器人。总体还算顺利,只是有些问题也是挺烦人的。”

“什么问题啊?”

“你应该也大致了解现在的学术氛围,很看重论文,但论文和科研不是一码事。”

叶蒙点点头,论文一般只要有创新点就行,而这些创新点未必是科研上的进步。对于机器人或者飞艇这种应用型科研而言,最终目的都是让技术落地或者让落地技术越来越好用。

这样的话,只会有部分技术路线上的创新是有用,甚至于很多工作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但却是应用技术路线上必要的。

“我不想一直写论文,后来就去做体感仪,因为这东西应用价值的确不小,而且技术落地的时间也不会很久。我写了篇专利,然后被邵康看到了,接下来的事你也知道了。”

叶蒙点点头,不过还是有疑问,“你去做体感仪你导师同意了?那研究方向转过来了吗?但看样子现在你又在做人形机器人。”

“同意了啊,我博士毕业所需论文已经足够了。另外也不用转方向,两个课题一直在同时做着。”

同时?

叶蒙很少听说过有博士能同时做两个科研课题,而且体感仪是商用产品,所需的工作量不是仅仅做下实验写写论文就足够的。

之前太明珠还在读博,哪怕能带着研究生做,但也不能像导师带学生那样动动嘴指导一下就行,很多事情还是要亲自做的。那这需要多高的效率?

而且体感仪是在一年前开始研制的,那时候太明珠博士毕业论文就足够毕业了,这效率不一般啊。要知道交大博士毕业要求可不低。

“哇,你这做事效率也太夸张了吧。”叶蒙惊叹道。

“还好吧,和你这怪物比起来那真的不算啥。”太明珠摆摆手。

哎,这是碎片的功劳啊,和我有啥关系。叶蒙心理腹诽道,他算是知道他自己本身和眼前这位大神有多大差距了。然后他又想到一件事,

“那现在这几个机器人相关研制项目,是不是你一个就能搞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