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冬日(2 / 2)

“诺。”

公孙敖低头腹诽,咋一到自己这,武帝就没有先前的和颜悦色了哩。

见公孙敖低头不语,刘彻脸色不善,这小子,又神游天外了,惯犯!

刘彻悠悠道:“既然不羁侯也是奔袭漠北的参与者,这次就跟着材官将军,好好学学车阵,李将军可是步战好手。

副之。”

眼见逃不过,公孙敖唯有抱拳称诺。

刘彻站起身子,正声道:“此战时机未定,诸将军当用心训练士卒,回去待令吧。”

三将抱拳应诺。

待送走了李息,卫青和公孙敖并肩而行。

卫青说道:“过了年,咱们就该忙起来了,诸部兵力云集,练兵尚需时日呐。”

公孙敖自然知道汉军这次的兵力要比上次多出一万五千骑,在指挥调度上,显然是对卫青的新挑战,担子都压在他的肩上,自己和李息协助的意味居多。

见公孙敖似乎谈兴不佳,卫青问道:“公孙兄是在想什么?”

公孙敖苦笑着摇头道:“朝廷主力云集在雁门方向,历来燕国以北朝廷的防守最为薄弱,若是匈奴全线而来,怕是东北会先遭殃。”

对这一点,卫青也是无奈,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雁门离关中近,渔阳等地则不然,这是朝廷历来的防御习惯,毕竟长安在关中啊。”

公孙敖自然知道这是汉廷的选择问题,但谁又愿意当牺牲的那一个呢?

两人沉默的从亲兵手中接过来缰绳,抱拳后公孙敖打马而归。

望着公孙敖远去的背影,卫青察觉自己的好朋友似乎跟以往不一样了。

大雪扑簌簌的下了起来,为关中披上白衣的同时,也将下一年的蛰伏压了下去。

漠南草原的雪早已经下了很厚,一脚踩进去,能淹没半个小腿肚子,自打卫青和公孙敖逃回上谷后,军臣单于将大军屯在了雁门以北过冬,方便来年南下。

在於单的前后斡旋下,再考虑到伊稚斜尾大不掉,军臣单于选择了妥协。

他只是下令罚了木达喇阿、须卜涂勒两人数千部族以做惩戒,保留了他们的职位,尤其是木达喇阿,他左大将的位置倒向单于庭非常重要。

随着雁北围歼了李广部,伊稚斜在匈奴诸部的威望再次提升,这对单于庭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单于庭历来秉持的左右两大部互相平衡的战略被打破,天平有了倾斜。

为了保护二将,作为舍,军臣不得不同意伊稚斜从大军中分离,以部族冬日找食为由,分左部兵马前往东部草原,以备明年从东部进攻汉境。

不过单于庭被破的责任终究是需要人来抗的,单于庭留守大将帖牟戈就成了牺牲的对象。

虽然他防守得当,让半个单于庭营地得以幸免,和亲公主也毫发无伤,但这依旧不能幸免他被推出去,裹着毛毯被马蹄踏死。

知道帖牟戈被处决后,军臣单于在帐中的篝火旁烤着火,阏氏为他缝制的熊皮大氅包裹着全身,只露出脑袋的他看不出喜怒。

他至今未想通,为何在自己面前当了二十余年服软绵羊般的汉廷,会突然转变国策,以骑兵奔袭自己的祖宗圣地和首都单于庭,难道自己真是虎老威不在了?

於单拍打着身上的雪,走了进来,扶胸道:“父王,部族们都安顿好了,过冬的牧草欠了些,冬日里会死上些牛羊,在所难免。”

军臣叹道:“我故意压着帖牟戈的事,就是为了让分部的伊稚斜在东归路上耽搁,能多死上些部族,以借天时来削弱他的实力,不过这是伤人伤己的法子。

此次汉军四路出塞,左谷蠡王部围住了李广,这让伊稚斜威望大增。

我们虽胜,但却让龙城和单于庭受灾,这些在贵族们心里没有疙瘩是不可能的。

做为储君,这一增一减你要当心。

咱们匈奴人都是幕强的,一旦你我父子不能带领匈奴延续荣光,贵族们推选下一任单于时,属意他也在所难免。”

於单咬牙道:“父王,明年儿臣一定带兵啃下雁门!”

军臣摆摆手,道:“形势还没到那一步,吾儿也不需捉急,虽然伊稚斜此次获得分部,以后难制,但他整合左地诸尚需时日。

这也是为父不罚木达喇阿的原因,他虽然不能解决伊稚斜一家势大,但伊稚斜想要除他亦不容易,一来一回这就给了我们转圜的余地和时间。

左部诸王现在都站在伊稚斜身边,咱们不能再失去右部诸王的支持。

只要能获得右部诸王的支持,再加上单于庭本部,你今后照样能压住伊稚斜。

到时候你要将他的三个儿子分散封王,乌维封在左地,呴犁湖封到河西,且鞮侯封到乌孙以北,让他们三兄弟形不成勾连合力,如此才能保证你的单于之位不落。

毕竟他们都是你祖父和先祖父的嫡亲血脉,在各部的号召力上不输你我。

为父已经跟罗姑比叔父通过气,让他在右贤王部内给你再找一位阏氏,今冬就送到你的毡房里,她的孩子将会是你的嫡子,也是未来的新单于。”

於单心里虽然不喜欢这种私底下的勾连安排,但自打入冬以来父王气急后大病难愈,冬日又是草原上的死亡季节,这给了他心里上很大的压力。

明白这是父王在为他铺路了,於单扶胸躬身扶胸后退出了王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