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神龙(1 / 1)

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气候温暖宜人,风景如画,自古以来,不少神童才子皆出自江南。苏杭两州殷实富庶,富商大贾不计其数,当地丝绸、茶叶等商品乃朝延贡品。西湖边有一户陈姓人家,富甲一方,家中有一独子,名卓贤。聪慧过人,五岁即会赋诗,七岁显露出丹青天赋,且对音律甚为敏感,十岁跟随大师学棋,一年后便已在当地找不到对手。

陈家对这个独子疼爱有加,视为掌上明珠。不料,天降横祸,陈家家财万贯,引起贼人歹意,竟在陈老爷到江西谈生意的途中将其劫杀。后又着人到陈府谎称陈老爷被劫持,要陈家以巨额赎金救人。陈夫人又惊又忧,一病不起;陈卓贤担心老父,孤身一人带赎金前去救人,却发现其父已死,不顾年少力弱,与众贼人搏斗,身负重伤。正在生死关头,一个中年道士奇迹般地出现,将众贼击毙,救出陈卓贤。两人回到陈家,却只见府内空空如也,陈夫人连遭丧夫失子之打击,忧愤而死;家中仆人与丫环卷走了陈府的一切家当,整个陈府面目全非。陈卓贤悲痛欲绝,竟昏了过去。醒来之时,已是次日午后,那老道凝望着他,眼里尽是慈爱之意。陈卓贤此时却换了个人似的,眼中尽是坚毅之意,向那老道“扑咚”一声跪倒,叫道:“师傅!”连拜三拜。那老道手捻胡子,受了他三拜,微笑道:“好孩子,起来吧。”陈卓贤依言站起,那老道续道:“孩子,贫道道号出尘子,乃逍遥派第三十二代掌门。你骨格清奇,天赋异禀,乃练武的好材料。若仅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则枉费了天纵之才。”陈卓贤道:“师傅,弟子从不知道自己竟有练武之才,请师傅指点。”出尘子道:“孩子,你看身后的是什么?”陈卓贤转身一看,什么也没看见。突然,脑后风声响起,他想也没想,双足一点,翻了一个肋斗,轻轻落地。只见一块小石子落在他身前不远处,陈卓贤不禁又惊又喜,出尘子道:“怎么样,为师说得没错吧?”陈卓贤用力点点头。

十年之后,陈卓贤尽得出尘子真传,逍遥派三大神功:北冥、小无相、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均练成,各种拳掌轻功亦已成熟习,于是拜别师傅,开始闯荡江湖。临行之前,出尘子嘱咐他每日都必须勤修武功,因逍遥派内功用进废退,只有终生练习,才可达致最高境界。又传他江湖上失传近百年的奇书《九阴真经》,命他自己领悟,将来要把本派武功与其融会贯通,创出属于他自己的全新武功。陈卓贤自觉任重道远,自出道之日起便四处找寻武林高手比武,在实战中提高武艺。三年之内,打遍大江南北,未逢敌手,武林中人均对他的武功又惊又佩,却不知其来历。便送他一个“八荒神龙”的外号,意为远古天神下凡。

那日,陈卓贤得知五岳剑派要选盟主,于是化装潜入衡山派,欲寻找失落已久的绝世剑法独孤九剑。但他并不知道其实独孤九剑已被华山派剑宗高人风清扬所继承,在衡山别院中查了数日,始终一无所获。最后一晚,更被李崇隽发觉,打了一场,几乎被其所伤。回想起来,并非武艺不及,只是一时大意,失却先机,才有此结果。于是,他发誓精修武功,定要打败这位少林高弟。

李崇隽夜遇陈卓贤后,觉得天下之大,高手如云,若不继续勤修苦炼,只怕永远无法达到天下无敌之境。这更坚定了他前往云南寻宝的决心。在日夜兼程二十多天后,终于在三月初三抵达昆明。昆明乃有名的“春城”,四季如春,百花常开不绝,气候宜人。李崇隽自幼在北方长大,气候极端,从未见过如此美妙的环境。但此刻的他,无心欣赏美景,还是一心找寻天龙古寺。在询问了当地老乡之后,才知道大理距离此地还有八十多里,于是他决定先在昆明暂住数日,休整停当再上路。云南为我国西南边陲之地,少数民族众多,汉人反倒成了少数。李崇隽的到来,引起了当地老乡的浓厚兴趣,纷纷前来将他团团围住,议论纷纷。不少胆大的夷族女子还拉拉扯扯,挑逗调笑,李崇隽不为所动,拂袖而去,引来格格娇笑。

李崇隽觉得这蛮荒之地,边民不通礼节,在此居住甚为不便,于是策马离去,转到郊外露宿。不知不觉间,已来到著名的西双版纳林区,这里的树木与中原完全不同,多为阔叶高大的乔木,蕨类植物甚多,温热潮湿。李崇隽下了马,在林间的小溪中掬水喝。水汪入口,他便感到味道大有古怪,只觉得咸咸的,犹如盐水。原来这里的小溪并不是山上积雪融水,而是地下涌泉,这涌泉含有丰富矿物质,因此水味偏咸。此水不能解渴,李崇隽只好不再饮用,就地打坐练功。不一会儿,就进入物我两忘之境,不知过了多少时辰,远处隐隐传来人声。李崇隽睁开眼,一跃而起,隐身在一棵大树之后,静观其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