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场面恢弘的封禅大典 神松护驾封爵五大夫115(1 / 2)

黄道吉日,泰山周边车水马龙,山上山下一路旌旗招展,兵哨随处可见,在泰山的山上与山下从来都没有这么多人热闹的聚集过,也许这样人群鼎沸的场景就连以后也不会多见。

秦国统一之后,这是秦国最为盛大的一次活动,没有之一,秦国各郡官员与商贾名流,都来观赏这一大秦盛世。

“吉时已到,封禅大典正式开始。”随着司礼官一声大喝。

立车带路,安车紧随其行,多名精兵护卫,秦始皇一大早在红日将出的时刻带着长长的队伍经新开辟的泰山东御道曲折蜿蜒的盘山而上。而紧随其后的就是乘车的各地的官员与齐鲁之地的大儒,还有长生殿的方士术士,再后面还有乘车的各界商贾名流,而在最后面的则是步行观礼的普通百姓。这一字长龙浩浩荡荡向着泰山顶进发。

东御道位于泰山东簏,从这里开辟出一条御道来,东为首,寓紫气东升之意,国家昌盛之意,经过一处较为开阔的溪谷,又兼地势平缓易于攀登,沿着山势盘旋而上直至岱顶。如此一来,虽然上山的道路距离延长数倍,但地势却趋于平缓,更利于立车与安车车辆通行。

齐鲁大地的大儒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有识之士,为了使大王与登山的官员和百姓在登山时能感到心情逾越,也使这场典礼场面更加气势恢宏,在开阔的溪谷中展开了大型的团体表演。这些大型的团体表演正式拉开了封禅仪式的序章。

表演的第一章:英勇大秦之金戈铁马

恢弘威严的秦军各兵种方阵操练声威震泰山周边,这是秦国在向天地宣告天下大一统的国家自信。那一排排整齐的方队,一片金戈铁马,强弓劲弩,变化着不同的队形,让走在泰山东御道上的人群心潮澎湃,车窗中正在向山下观望的秦始皇也是自豪感满满。

随着剧目的推进,来到了第二篇华章:大秦百姓之儒风雅乐

这是来自穿着战国七雄时代经典百姓服饰的一个个方阵,寓意着如今天下一统,百姓鼓瑟笙歌,一起同乐,天下太平。

最后表演来到第三篇华章:大秦外交之盛世气象

在秦国皇家仪仗的引领下,各个百姓方阵中涌入了大量的各国使节。他们穿着鲜明的民族服饰,跳着新奇的各国舞蹈,表达对大秦文明由衷的敬意。

忠秦看着这气势恢宏的表演,没想到这大秦国时代的众位大儒都能编导出如此巨大恢弘场面的表演,看来后世的基因还真是来自于大秦的遗传。

坐在对面看着窗外频频点头的秦始皇也是对此非常的满意和认可。伴随着这第三篇华章表演的结束,车队与人群登至岱顶。在筑起的高台周边那些齐鲁大儒、方士术士和一众官员开始各占各位,由孔鲋与淳于越两人主持大典仪式。

行登封礼,立碑颂德。当然,这颂德的演讲自然是要从这两位齐鲁之地有名的大儒口中对天下人讲出,才更能使这中原之地的百姓信服。秦始皇站立一旁听着两位当代大儒站在身边对着高台下的秦国一众精英歌功颂德,心中也自然是非常之满意。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廿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亲巡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从臣思迹,本原事业,袛诵功德。

治道运行,者产得宜,皆有法式。

大义著明,陲于后嗣,顺承勿革。

皇帝躬听,既平天下,不懈于治。

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侮。

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

贵贱分明,男女体顺,慎遵职事。

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昆嗣。

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两位大儒抑扬顿挫,每人一句交替诵读这泰山刻石上的碑文。

祭坛下众儒士与方士术士和一众官员整齐排站,随着诵读声行大礼向着祭坛拜祭。

到了祭祀的环节,两位大巫师老巴婆与刀疤婆开始主持祭祀仪式,秦始皇帝当众登上祭坛顶去向天神祭拜。在这坛顶之上,祭品全都是雇佣的当地挑山工花费两个多时辰用扁担从泰山之阳修建的台阶一步步挑到这岱顶。祭品在筑台之上早已经堆积成了小山。随着两位大巫师一声高呼祭祀开始后,随之一声:“全体跪拜。”泰山岱顶至山下每隔数十米都会有传令兵接力传声下去,从岱顶至山下,从筑坛之下秦国精英,到泰山各个位置的卫兵,泰山下与跟随一起上山的民众,还有山下刚刚操练表演完的方队,人群一层层都紧随着秦始皇一起跪拜下去,面向天际磕头拜祭。两位大巫师接下来将分列祭品两旁那两只巨鼎中引燃熊熊烈火,使两只巨鼎中的火焰直冲云宵,然后两人又分别站立于大王身边两侧诵咒施法。巨鼎周围一群巫山九黎人跳着原始的祭祀舞蹈。

仪式完毕之后,两位老巫婆大巫师开始向民众分发祭品,而山下也准备了众多装满食物的大车给表演的队伍和山下的百姓发放,泰山聚集的民众进入狂欢之中,人们载歌载舞,歌颂着来之不易的天下太平。

狂欢一直持续到下午时分,泰山顶的乌云在之前毫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开始在山顶的天空中聚集,民众见状开始纷纷散去。从泰山东御道下山的民众秩序随着乌云遮罩的天际逐渐变的昏暗时,开始变的有些混乱。秦始皇叮嘱传令兵传令下去,先疏导百姓紧急撤离泰山顶,如果泰山顶大雨倾盆造成泥石流,就会对这积极参加封禅仪式的百姓造成巨大的伤害。

随后秦始皇向着身边的太史问道:“太史,这吉日是怎么制定的?遇到这样的鬼天气?”

太史慌忙下跪,向秦始皇帝直呼失职,请求宽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