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 专家讲座(下)41(1 / 2)

二月初八日,上午,军事管理学习。

主席台上,没藏军司道:“现在,开课堂有幸请到刑部专家与诸军长官说书,主题是——诸葛亮治戎之道。因刑部专家临时有事,故稍有延迟,请诸位稍待。”

没藏军司说完,便双臂插袖,趴在桌面,不再言语。台下学员先是窃窃私语,不一会,有的学员开始闭目养神。

过了片刻,刑部专家匆忙赶到,走上主席台,没有急着坐下,而是欠身拱手,道:“老朽来迟,罪在不赦!”

没藏军司顿时来了精神,抬起头来,挺直腰身,道:“这位便是久负盛名之刑部专家!”

台下学员纷纷鼓掌。

刑部专家道:“蒙没藏大人邀请,老朽不胜惶恐;又有诸军长官前来捧场,老朽深感荣幸。只是因昨日有公务未交接完毕,故出发延迟,以至各位久等,再次致歉!”言毕,略微欠身,抱拳行礼。

台下学员纷纷鼓掌。

刑部专家道:“今日,老朽与诸位长官简说‘治戎之道’。”

台下学员纷纷鼓掌。

刑部专家缓缓坐下,道:“起讲之前,先略谈一下‘治戎之道’,亦即军事管理;所选定之主人公,便是享誉古今之诸葛亮。汉末三国故事,殊为精彩,其中最为後人所不能忘者,诸葛亮也,所关注者无非是其忠心汉室和神机妙算。此种印象源于民间众口,先出自‘说话’,再见于‘话本’,与作为历史人物之诸葛亮当有所区别。关于诸葛亮忠心汉室之说法,其实搞笑。”

台下学员窃窃私语。

刑部专家续道:“荀彧忠心汉室乃真真切切,不惜再三忤逆曹丞相,以至于拼掉身家性命。诸葛亮忠心哪门子汉室?刘备可代表汉否?他本织席贩履之徒,所谓汉室宗亲,不过支系之支系。况且,汉献帝被废,他不思联合江东,制造舆论,迫使曹丕将皇位还与‘皇侄’,而是自行称帝!在此过程中,诸葛亮屡次‘劝进’,足以证明,他所忠心者乃知遇恩主,并非汉室。”

台下,弩兵吴统制座位左边的回鹘军副统领药罗葛大人稍微右转面,冷眼看了看弩兵吴统制。

刑部专家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方才扯远了,诸葛亮是否真忠心汉室,不在本次讲座讨论范围。在此只谈其能力。陈寿评说其‘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那么,所谓诸葛亮神机妙算便不成立。陈寿本是蜀官,他作评价应为公允,所肯定者乃军事管理之能,而非领兵作战则之能。制胜需奇谋,此为诸葛亮所不具备者;但其‘治戎’之道,却为後人塑造一楷模,即战备时期军事管理,以及延伸至战备国家行政管理,此乃诸葛武侯为後人所留之财富。”

台下,弩兵吴统制频频点头;回鹘军副统领药罗葛大人打起了瞌睡。

刑部专家又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扫视了一眼套下学员,继续道:“关于军法,上古见于片籍者,皆在汉地。最初可追溯至《甘誓》,後经《汤誓》,最终演化为《吕刑》。全民皆兵时代,兵刑合一;寓兵于农之国,刑起于兵。那么,诸葛亮无论治军,抑或治民,皆有一套,他是当世之法家,主张治国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即以法为体,以德为用。诸葛亮取商鞅之法,结合儒家之教化,合二为一。为劝戒及训励蜀国官员将士,诸葛亮有经典问世,诸如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执行条章,以明令能知能行之行为准则;有此‘法治革新’运动,蜀汉吏治也逐渐清明。又,就文本而言,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名,足见诸葛亮受商鞅、韩非影响之深。”

台下学员全神贯注的听讲。

刑部专家续道:“不过,历史无情。尽管诸葛武侯深得商鞅、韩非精髓,但蜀为魏灭,晋承魏统,流传南北朝乃至隋唐者乃《泰始律》,亦即经过优化之曹魏《新律》。故《蜀科》与诸葛武侯俱淹没矣!”

台下学员听的津津有味。

很快,讲座已至尾声,刑部专家总结道:“老朽感谢诸军长官聆听,再次,老朽向诸军长官致以敬意!”

刑部专家讲课完毕,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掌声逐渐平息下来时,没藏军司道:“今日刑部专家所说殊为精彩!令我等大开眼界!让我们再次以掌声向刑部专家表示谢意!”

台下学员热烈鼓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