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大宋使节(1 / 2)

九月十二日,上午。

就是在九天前宋军集结出师的从开阔地到土山碍口的一线,有一行五人在骑马行走。前方居中者是一位身着文官服饰的官员,他是北宋派往西夏的使节富枢密;富枢密的左右两边是随从,三人的身後是两名卫士,最显眼的就是腰间的佩刀。

一行五人方才还在胡杨边上,不多时已经穿过了土山隘口。富枢密顿时感到血腥气还在,稍微皱了皱眉头,便快马加鞭,随从紧跟了上去。周围不时能看到阵亡人员遗体。又走了一阵,他们看到了黄河,便沿河北行。

随从甲道:“依富大人看,那西夏王果真会交还我军被俘将士否?”

富枢密道:“看天意耳。依夏王秉性,大半不会将战俘交还。”

随从甲道:“夏人贪财,远近闻名。”

富枢密道:“但夏王更擅长两利相权取其重。”

随从乙道:“不知萧参军现在如何?坊间传闻他已殉国。”

富枢密道:“萧参军武艺绝伦,应无大碍。”

随从乙道:“但黄监军谓萧参军投敌,一时真假难辨。”

富枢密道:“真相究竟如何,入夏便可知晓。黄监军一向欺上瞒下,我看必有问题。”

随从甲道:“倘若萧参军和众将士是力竭负伤而被夏军俘虏,便不能苛责。”

富枢密喟然道:“话虽如此,只是萧参军与众将士不同,其真实身份乃文官,即便死战不退,力竭负伤被俘,仍难逃脱舆论谴责。”

随从甲点了点头。

随从乙道:“闻听萧参军和富大人是同榜进士?”

听到此话,富枢密顿时回想起了当年的情景,禁不住意气奋发起来,用力的点了点头,道:“正是,萧参军与富某皆同在二甲,进士出身。”

两名随从都面带钦佩之色,不约而同的点头。

此时,富枢密看到了不远处有倒地的旗帜和几具阵亡者遗体,又皱起了眉头,遂以左手拉动缰绳,稍稍迂回。两名随从和两名卫士也拉动缰绳,向左迂回。

两名随从和富枢密并排行进;後面的两名卫士不紧不慢的跟随着,左顾右盼。这支出使队伍在向北行进,他们前方左右不远处仍然能看到一些散乱的兵器和破碎的铠甲。不久,他们看到了黄河,蜿蜒向北,便开始沿着九曲河水北行。

随从甲道:“依富大人看,得几时能到兴庆府?”

富枢密道:“照此速度,不过二日即可到达。”

随从乙多有感慨,道:“有富大人在,六千大宋军人一定平安。”

富枢密笑了笑,没有说话。

九月十五日,上午。

在西夏王宫的正大殿内,文武官员从殿门鱼贯而入。正大殿是一个长宽且高的气势恢宏内部空间,汇聚了西域、吐蕃、汉诸多民族的装饰风格,各种色彩的绘画透露出不同民族的灿烂文化。西夏王还未上朝,文武百官已到齐,不时小声议论。

待到前排文武官员面向正北方向时,已见西夏王缓缓的坐上宝座,文武官员很快便秩序井然。西夏王坐北朝南端坐在宝座上,其身後是两名秀丽典雅的女官侍从,面前大殿站立着纵向排列的文武官员。诸人表情严肃,能感受到这里很快就要讨论重大的议题,并且有重要人物即将到来。

殿门处,宫使喊道:“宣宋使上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