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米高梅之死81(2 / 2)

风流有错吗?

南君策也不好评判,反正身边太多人如此。

不过曝光出去,名声肯定不好。

虽然本性如此,但他觉得这样做,德行有失。

关键是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说实话,3000万刀,他不知道怎么花的。

张一谋即将上映的《十面埋伏》需要这个制作成本,他相信,那质感,他无话可说。

但是陈楷哥这部影片,他不敢恭维。

现今好莱坞米高梅电影公司是怎么破产的?

若问这个问题,可以说投资电影亏损,经营不善。

但是两位华人导演“功不可没”,吴雨森和陈大诗人。

米高梅邀请吴白鸽拍摄《风语者》,投资1.15亿刀,最终全球票房7000万刀,让米高梅亏了个底朝天。

同样,陈大诗人作为内地第一个进军好莱坞的著名导演,米高梅投资3000万刀拍摄好莱坞大尺度爱情悬疑电影,《温柔地杀我》,标新立异,最终票房口碑双失利,斩获全球票房700万刀。

两位华人导演,都给了米高梅沉重一击,不过这个锅陈导肯定不背,真正让米高梅走向死亡的也的确是《风语者》,高层都引咎辞职。

这里提一句,梦工厂杰弗瑞一直不信任南君策导演,只相信他的剧本,也跟吴白鸽也脱不了关系。

与梦工厂合作《记忆裂痕》,投资6000万刀,再次亏了个底朝天。

实在是记忆深刻。

这是斯皮尔伯格特意晚宴跟他提起的。

……

总而言之,

国内媒体把陈大诗人拉了出来与南君策比较,虽然是陈述事实,陈楷哥表示接受不了。

他是堂堂金棕榈大导演,怎么能容忍自己被拿来和一个小辈比较,碰瓷呢?

至于《温柔地杀他》,他没觉得是自己问题,标准的好莱坞运作模式,是审核导致影院不让上映,观众不懂欣赏而已,所以媒体记者就是在抹黑他。

因此,连带着把南君策记恨上了。

所以媒体记者跑来采访他,他是毫不留情的说了一通。

只能说,陈大诗人心眼比屁眼还小。

“南导,你怎么评价张一谋导演的商业大片。”

“比如?”

“《英雄》和即将上映的《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我没有看过电影,说不上话,也评价不了。

至于《英雄》嘛。

我之前说过,张导是我的偶像,说实话,我没资格评判他。

就说说我的个人看法。

他是一个开创者,《英雄》电影开启了国内商业电影大片的时代,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化的精髓,也就是国人可以为了民族和信仰奉献出一切,天下为公的理念,通过荧屏亮相世界,我要向他多学习。”

面对张一谋,南君策一直都是敬佩的,也不是他可以比拟的。

或许他有很多电影让人诟病,但是资本裹挟之下,他能怎样。

就像接下来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一样。

反正在他看来《英雄》就是一部经典,是李按的美式价值观《卧虎藏龙》完全不一样的。

至于《十年埋伏》,怎么说呢。

他觉得挺遗憾的,一是梅艳芳突然离世,导致飞刀门掌门剧情缺位,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二是张一谋的身份以及张卫平的炒作把观众的期望拉得太高,以至于这部以三角恋的情节为明面主线支撑不起整个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最后三个人你死我活厮杀时,四周是层层埋伏推进,这才是电影亮点,三个人都是棋子,都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不管什么结果都逃不脱外围的十面埋伏,或许这才是张一谋导演要表达的内涵。

只是电影表现得太含蓄,放不下艺术的坚持。

反正南君策自己拍电影,他一定以把故事讲明白为前提,优先考虑商业性,照顾观众情绪,至于艺术,这个随缘,见仁见智。

不得不提的是,张一谋导演有一个让他最敬佩的地方,不是他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方式,而是他被媒体、观众各种诋毁、谩骂、指责,却从来都没有对观众骂过一个字。

不像没素质的冯裤子,票房不好,观众不买单就会指着观众鼻子骂。

陆续回答了几个问题,南君策结束完采访。

看着仍在一旁等他的吴闫闫,他说了一声抱歉,跟吴闫闫交换了联系方式,就先行坐着出租车离去。

他没有叫人过来接机,说白了,还是不习惯。

就像《十面埋伏》金铺头的台词:来无影去无踪,就像随处风流的风。

自由自在惯了……

不过,随着他的成名,买车、司机,还真得安排上。

……

今天端午节,学校放假,放完假就是一堆考试。

回到宿舍,就听到雷佳音与孙艺洲,正大声骂街,数落着陈大诗人太不是玩意,在装蒜、摆资历……

语气欲扬顿挫,愤愤不平。

只是,南君策总感觉有点奇怪,

这二货是不是知道他回来,所以特意讲给他听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