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商业电影(先凑合着,下个月开始正常更新)65(1 / 2)

鲁迅先生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昧蛮做,便大碍于发达。

对比京城电影,用“孩子”来形容上海电影,也不无不可。

若与好莱坞进行对标,这一时期的国内电影,也还是个孩子。

所以,关键还是要去理解电影。

当然,这只是南君策个人对电影的理解。

电影终究是一门赚钱的视听艺术。

它首先是商品,其实才是艺术。

上海电影要发展,其实现在就是最好的机遇。

因为国内电影市场受到好莱坞的剧烈冲击,上面已经开始出政策鼓励发展商业电影。

至于商业电影,在南君策看来,少谈点艺术,因为艺术不是现在能评判的。

继续好莱坞电影作类比。

好莱坞商业电影,往往剧情简单,但是它抓住观众的情绪G点。

只有这种不用经过大脑思考,但是看起来很爽的电影,才是商业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

过往国内的电影,其实更多在于渲染所谓的现实苦难。

而且知识分子阶层似乎很喜欢,搞一些故作高深的东西。

再加上导演的各种故弄玄虚,比如某大诗人。

你让观众怎么看?

告诉人家,就喜欢你看不懂的样子,人们说看烂片是花钱吃屎,同样的道理,其实看这种电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区别。

谁不知道现实很苦,谁又不知道人性复杂。

过往电影,其实更多用来宣传洗脑。

为什么?

很简单。

电影和文字阅读,无疑文字阅读更高一个层次,但是受限于文化水平,电影这种视听语言无疑更直观,更容易达到想要的效果。

但是,它如果不是强制性,让大众自己掏钱买票,接受思想洗礼,对于人们来说,还不如看电视或者盗版光碟来得爽快。

毕竟国内的电影门票可不便宜。

上海电影展都敢收50元一张的门票。

以现在国内的经济水平,凭什么呢?

况且,这一年代大部分人经济状况其实并不好,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大,再掏钱去电影院看现实苦难片,这不是自己花钱买罪受吗?

相反,好莱坞大片就不一样,与DVD看到的粗制滥造的港台电影还不同,人们会觉得这钱花得值。

娱乐圈,终究是娱乐开头。

南君策离去后,任中伦坐在茶桌前,陷入沉思。

“国内的市场,现在还太小,但是从去年张一谋导演商业大片刺激了各大影视公司开始大制作,就可以看出,其实国内商业大片的时代已经来了。”

“未来国内电影市场将会超越好莱坞,成为全球第一大的电影市场。”

“但是要达成这一目标,商业片才是主流。”

“......”

“观众喜欢的可不是高雅的艺术。”

“现在国内的电影导演,都在鼓吹高雅,电影拍得晦涩难懂,表达不明确......”

“又追求票房,又追求艺术,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任总,你现在经营企业,其实已经是一个商人的身份,企业的经营讲究利润和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参考好莱坞模式,发展上海电影,这是上海电影的唯一出路。”

“......”

“我们没必要纠结于上海都市电影,还是反应上海特色的,我们制作电影就应该立足于全国观众......”

“要知道以前,电影破千万都难。”

“我觉得商业片,就是未来电影市场的主流。”

“商业电影的故事,我真的很多,之所以现在大制作选择功夫武侠类,主要是这一时期,观众对这类电影更加接受,后续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的类型......”

“我们需要做的是增加屏幕,拓展市场,然后拍出更多优质的商业电影。”

“......”

任中伦愣愣地看着眼前的茶盘,南君策话语不断回荡在耳边。

南君策说了很多,话语有点另类、直白、自信……

听起来,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但是,他还是有点被南君策震撼住。

比去好莱坞考察电影工业还震撼。

而且他发现,自己有点被南君策“教育”的感觉。

李军敲门时,发现任总正在愣神沉思,以至于他第二次敲门才回过神来。

“领导,明天上影节的获奖名单出来了,您要不要看一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