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京城(1 / 2)

11月2日,京城机场。

南君策走下飞机,冬的气息铺面而来,太阳挂在天上,放出的光芒都显得有些垂头丧气。

忍着困意,强行打起精神,翻开米曾教授发过来的信息,找到号码拨了过去。

“嘟嘟嘟...喂,哪位?”

“姜导,您好,我是南君策,刚下京城机场,现在过去找您方便吗?”

“方便,你过来吧。”

“好的,姜导,一会见。”

挂掉电话,没多久,南君策走出机场,扬手打了辆出租车,向着目的地走去。

这次来京城,他就是奔着姜闻来的。

暑假来京城,就有打算,只是不赶巧,人家出去拍戏了。

这次,通过米曾教授的关系,终于约上了。

想起这个牛人,他都不得不佩服。

情史狂野。

为风情万种的大猫做过小三,被他绿了妇的男人拿刀逼着他写检讨,写下了打动所有人的五个字“因为我爱她!”

硬是把人逼离婚,还出了书《我和大猫:不得不说的故事》。

搞定过性格火爆的宁净,娶过法国浪漫的科学家,最后浪子被江南美女周昀“栓”住了。

一个多小时,南君策在内务部街四合院下了车。

望着映入眼前的四合院大门,质朴中透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他想起前世位处什刹海,价值15个亿天价四合院,房主是俄国首富。

买一套?

南君策压下心中异想天开的想法。

出来迎接南君策的是周昀。

姜闻的老婆,不对,他与老婆还没离婚,现在这位还是女朋友,很漂亮,没有浓妆,但是蛮有气质的。

一时之间,南君策不知怎么称呼合适。

叫周姐姐?昀姐?

不过,也只是犹豫了一瞬,便爽朗开口道:“嫂子好,打扰你和姜导了。”

南君策脸皮够厚,面不改色,反正现在不是,未来也是,先留个好印象。

周昀明显愣了一下,笑眯眯打量了南君策一眼,也没纠正,点了点头,说道:“君策,你好,快进来,姜导在里面煮茶。”

走进院子,南君策打量古香古色的室内装饰,心中愈发感慨。

这才是低调奢华的豪宅啊!

见到姜闻,闻名不如见面。

情史不谈,姜闻演技出众,导演方面也是一位思想性极强的“鬼才导演。”

第一部自导自演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可以称作是国内最好的青春题材电影,还曾被时代周刊评选了本年度全球十大佳作第一,让他一战封神。

第二部《鬼子来了》送到了戛纳参展,但是电影没有通过国内审核,貌似是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被禁拍五年。

这部电影南君策愿意称之为神级,豆瓣9.3分,用抗战片讨论人性。

姜闻说这一部治愈系电影,治愈的是他心中埋葬了三十年恐惧。

不出意外,两年后就会开拍《太阳照常升起》,一部南君策看了好几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看懂的电影,一部亏到姥姥家的电影。

不过,现在人家还在被禁拍期,正乐此不疲的到处演戏。

都说姜闻导演赔钱,演戏才是在赚钱。

这话南君策一万个认同。

姜闻是难得的艺术天才,导演最大的问题就是隐喻太多,也太浪费钱。

很多人说姜闻不会讲故事,说他故作高深。

但是在南君策看来,姜闻比任何一个导演都具备思维。

只不过后者拍的电影都是在诉说自己心里的故事,而不是为了让观众产生共鸣。

别人想看什么,在姜文眼里不重要,他要拍的是自己愿意看的东西。

所以,《太阳照常升起》扑街就不足为奇了。

除此之外,姜闻导演电影中还有一大特色,电影中女人,都是性感又高级。

姜闻懂女人没得说。

比如前世《邪不压正》,那屁股,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只能说,热辣,大饱眼福。

当然,他最佩服姜闻的,还是人家真是做到“站着把钱挣了!”

“姜导好,冒昧打扰您了。”

“南导,你好,请坐。”

姜闻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后自顾自的开始慢条斯理泡茶。

南君策愣了一下,这称呼很正式,听起来有点别扭。

“姜导,您客气,我是晚辈,叫我君策就行。”

姜闻抬头仔细打量着南君策,给后者和周昀各倒了一杯茶,面上带着笑不滋的神情道:

“君策,你这些天也算是名人了,你上戏的教授给电话我,非得面谈,说说啥事?”

南君策闻言,也不再客气,直来直去。

反正来都来了,成不成再说。

从行囊背包了取出打印好的两份剧本递给了姜闻,说道:

“谢谢姜导,今天找姜导,主要是想麻烦您两件事。

一是都说姜导懂戏,这两份剧本,想您帮我掌掌眼,第一本若是您有兴趣,想邀请您导演。

我算是姜导的影迷,姜导主演或导演的两部电影,尤其是《鬼子来了》这部揭示人性、战争和社会乱象的深刻电影,让我感到头皮发麻。

所以,我根据马拾途老先生《夜谭十记》改编了一个剧本,就是第一本。

二是我想麻烦您帮我引荐一个摄影指导赵斐,拍第二本剧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