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字和数字的交汇(1 / 2)

对于你我来说,文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是来记事的东西,还是表达思想的东西,又或者仅仅只是一排冷冰冰的文字。

我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看《人间失格》的时候感受到的那种压抑,可能是我当时年幼的原因,并不是很能够理解,可当自己多年以后,回头眺望过往的时候,却被其所描绘的文字深深地震撼到了。

有那么一瞬间让我感觉,文字或者艺术品,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将一个人的内心所展现在我的面前。

我觉得文字是种神奇的东西,或许有那么一刻你能从中得到共鸣,可这一瞬间过去之后,你只会感觉它平平淡淡,毫无味道。

但这一刹那的共鸣正是我想得到的东西,跨越时间和空间,感受一个人的情绪。

不卑不亢,只是安安静静地存在在那里。

【我喜欢人这种生物,所以会在意他的一言一行。】

【我喜欢他高谈阔论的样子,我喜欢他闪闪发光的样子,我喜欢他朝气蓬勃的样子,更喜欢他迷茫徘徊的样子。】

【可是当他前一秒还在高谈阔论,下一秒却沉迷赌博玩乐的时候,我是感到惋惜的。】

【我不想看到他这副赌博玩乐的嘴脸,可是这副嘴脸却又和他高谈阔论的嘴脸是同一个人,我便感到深深的绝望。】

【一个人的差别为什么能如此之大!】

【可想到自己也是这样的时候,我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深深地望着漆黑的夜空,思考自己到底是种什么样的生物。】

【为自己的两面性而感到不安与恐惧,害怕在这两者间迷失自己,也害怕自己会偏向于任何一面。】

【所以才会更加在意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写下这段话的是我多年前的一个学生,前些天他突然找到我,说是想要离开这里,便将自己的手记交给了我。

“我想要出去看看,所以以后都不会需要这个东西了,就物归原主吧!”

眼神坚定,闪烁着些许淡淡的微光,却又无比的刺眼,仿佛黎明时候的曙光,又像是漆黑夜空中的点点星辰,一脸的淡然。

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那个下午,呆滞无神的瞳孔中感受不到些许的情绪流动,只是呆呆地望着我,让我都有点儿感到了害怕,仿佛是死神的到来。

由于这个孩子成长环境的不同,他的父亲求我能给他补习小学初中的知识。

可是当我看到他的第一眼,便有点儿发愁,仿佛是让我教一个孩子,一个还在幼儿园的孩子,实在是强人所难。

在他父亲三番五次的请求之下,我只能被迫接受,来到了他家的书房,专门指导这个孩子。

基础的读写还好点儿,只要跟他说读什么,他就会乖乖听话,跟着我读,当然写也是如同如此。

但我很快就发现了问题,他确实听话,但是无法记到脑子里边儿,仿佛一台没有自我的机器,一连几天皆是如此。

就这样循环了一个月之后,还是依旧没有改善,我不禁都想要放弃了。

可就在突然的某一天,他指着课本上的拼音读了出来,让我燃起了些许的期待。

于是,我换了个思路,开始教他数学,听说男孩子对数字比较敏感,或许这是个开头的好方法。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场景,我指着墙壁上的墙壁上的电子表问他;“十六点是下午几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