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还马69(1 / 2)

郭家两人以及董家兄妹并没有立即步入让开的小道,里面那些起哄的人言论,几人都是听到。

董家兄妹虽对这些人厌烦,但不是自己家乡,又有两个本地大户家的人在旁边,就不好管这事。

郭满文本就不待见农户,这火柴也不吸引他,加上刚才和族弟理论又因为这物品丢了颜面,就更加不待见。

而郭同仁对那火柴兴趣很大,从利益角度出发,那很值得帮忙解围,搭上其身后之人,不过他身份终究还是低于郭满文。

虽然郭家平常时候,嫡脉和其他脉在一起并没有那么多讲究,但特殊场合,该有的尊卑礼仪还是要有,现在这种情况,越过他直接插手,就很不明智。

正想着怎么和郭满文说这个事情,征得同意时,旁边煎饼摊贩和客官闲聊话语让他打消了这个想法:“不知道,这罗姓夫妻半个时辰前才过来,刚过来时话都说的不利索,那娘子只站在那都脸红,十有八九第一次……”

草市周围罗姓之人很少,而前些天又听父亲结识了一个叫陈安的,那人便是住在一個全是罗姓之人的村中。

且听父亲说,这陈安家不仅富裕,还偶有使用穿着一些罕见之物,这夫妻俩手里这种火柴,很有可能就是出自于他手。

不过父亲因他而无心再经营商铺,还强调自己不要掺和与他有关事情,那现在这事,就很不好插手。

略作犹豫,他就打算回家询问一下父亲意见,再做打算:“若接下来无事,那我便先行回去,今第一天接管铺子,还需要和家父说一些事情。”

两人也非同住一宅,同行也仅不多路程,郭满文听他有事回家交代,自然不会强留:“代我和族叔说下,明日回返袁州,可能无闲来此告别。”

“行,那我便先回了。”郭同仁点了下头,而后又和董家兄妹说了一句,便往家而回。

余下三人与三伙计,便继续看向罗大永夫妻手中的火柴,与董家兄妹不同的是,郭满文对此物兴趣廖廖,仅是随意瞧了几眼,便频频望向草市外。

董姓女子心思比较细腻,注意到他一会看着高马,一会看向马场方向,很快就意识到什么。

“满文兄想现在去归还马儿吗?”董姓女子询问。

郭满文脸皮随意动了下,而后摇了摇头:“也不急于一时。”

董姓男子闻言也回过头来,瞧了瞧将黑的天色,道:“现在过去,还能赶得上时辰?”

郭满文笑了一下道:“应能吧,这马速度奇快,过去倒也要不了多久。”

两人想到这马租一天的价格,立即就劝说:“既还能,那就快去吧,不然明日都回返,无暇再骑,岂不浪费钱财。”

郭满文有些难办。

带他们过来游玩,这般单独离开,他感觉这样很丢人。

两人瞧他脸色,也大概知道他的想法,于是再次劝说:“我兄妹二人也并非第一两天出远门,在此地逗留两天,其路早已熟知,更何况,我们还想着多在此地逛一阵。”

郭满文见兄妹俩都在劝说,有些不好意思道:“那,行吧,哈哈,这马儿骑是好骑,便是价钱太贵。”

其实马匹租金相对于大城市消费来说,并不算昂贵,不过受宋朝文人节俭风气影响。

读书人多不攀比奢靡,反而比拼谁更节俭,董家兄妹,离晏殊王安石等大文豪家乡很近,节俭方面比郭满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听到他想省钱早点归还马匹,不但没觉得他小气,反而觉得就该这般。

郭满文略带歉意和他们打了声招呼,便骑上高马,快步往外走。

两名牵驴的伙计,立即羡慕看向那牵马伙计。

董家兄妹瞧见,“你们也去吧,驴子我们自行牵便好。”

郭家的人都走了,他们自然也不好再让他们办事。

“嘿,那多谢两位。”两伙计咧嘴高兴一笑,随后便大步离开。

到了此时,之前在此地围聚哄闹者,早已走了个七七八八,余下的三两人,也是刚才未曾开口之人,董家兄妹自然也不会再去找麻烦。

而罗大永夫妻,此时也早已知晓刚才那些喊着再点火柴就给钱的人,只是嘴上说说。

他们之前点的那四支,无疑是白白耗费掉。

两人觉得满心苦涩。

本也没想着今天就卖出火柴,只是想着先适应一下怎么售卖,却没想到因为见到几个员外看几眼摇头就走,而心急答应起哄的人点着火柴,浪费八十文钱。

看着周围仅剩的几人,郑怡萍又瞧了董家兄妹一眼,便轻声对着沉默许久的罗大永道:“陈官人多给了十多支,后面我们机灵点,便少四支也不影响了,下午就当买教训,回村吧。”

“嗯。”罗大永用喉语应了一声,便把手上物品重新放到布袋里,转身准备往回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