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京城洛都(2 / 2)

书生回了一礼,对张展鸿说道:“观里平时就一道童和住持在,其他道长有的下山游历,有的上山劳作,晚些时候会回来几位。”

“兄台怎么称呼?是来京城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吗?”

书生回道:“我叫周诚,是今年的考生,现借住在观里。你也参加今年科举吗?”

“没有,我虽然读过几年书。但对经史子集不感兴趣,平时所看也是一些杂学。科举是无望了。”张展鸿不好意思的说着。

“我也喜欢看杂书,可是没钱买,只能借别人的读。平时学业紧张,虽然喜欢,也没看几本。如果不是为了考试,恨不得天天都看。我发觉杂学虽然对科举没什么作用,但能开阔我们的视野。”

只要不谈经史,张展鸿的见识还不得让古人惊为天人。两人都是健谈之人,不一会儿到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天文、地理、算术、宗教,周诚对张展鸿佩服得不得了。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今天在相国寺见闻,说起对佛、道的看法,却不知一老道站在不远处听着他们的谈话。

“其实我更加赞同道家的观点,道法自然,修今生;不像佛家什么都讲因果,修来世。总感觉佛家虚得很,爱给别人画饼,可别人就吃这一套。所以道家的发展比不了佛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些你看说得多好!”

“不错!说得好!”老道在后面喊道。

周诚转身行礼道:“住持。”

张展鸿也跟着一起行礼。

“公子贵姓,可是来参加科举的?”住持问道。

“住持称呼小子张展鸿即可,我是出门游历来到京城的。”

“那公子可否留下来吃点斋饭,我想和你探讨一下。”老者说道。

“固所愿也。这些只是小子的个人观点,还望住持不要以为小子张狂。”

于是三人来到住持的房间,探讨起来。聊天得知,住持号“道济法师”,这青云观是祖师长春真人所创,外面的道观和这里并不是一脉相传。只是大家修行相似,有别于佛家,所以统称为道家。没有三清,也没有《道德经》。所以听了张展鸿之言,住持才会认为他精通道家经典。

住持知道了张展鸿住客栈后,诚邀他来观里居住,也好时时探讨道家经典。

后者得知长春真人似乎是修道者,每一代住持虽说不像修道者,但修行祖师留下的典籍后都能长寿,有的甚至能念经驱鬼,道济本人就可以。他也想在观里借阅经典,于是约定明日去客栈退房,搬来道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