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云观(1 / 2)

张展鸿搬来观里居住也有几日了。早晨,练习剑法、下午和周诚聊天、晚饭过后则在道济房间里探讨道学经典,过得非常充实。

道家的经典,晦涩难懂,基本都是道济在教,张展鸿在学。长春真人的典籍,张展鸿也看过,可是没有一点头绪,完全不知道道济他们是怎么看懂的。观里其他法师也有修习长春典籍,可没有一人能像道济这样能施一些小法术,问其原因,道济却说道:“修道,在没有像武林这样的门派的情况下,难于登天。靠自己摸索,连入门都不大可能。我也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无意间入门,也仅仅如此而已。想要教会别人,却不知道该怎么教,就好比道不可言传一般。”

“只能给你打个比方。武艺你有在学,知道内力是沿着筋脉运行,不同心法也就是运行方法不一样。可修道也可理解像习武一样,可运行的是自然之力,怎么能感觉到自然之力,将自然之力容入己身,这是第一个难关,第二就是运行的路线,你可以理解为修道是沿着隐脉运行的方法,因为是隐藏起来的脉络,所以没法告诉别人。这也是最难的一点,因为自然之力的感悟,如有天赋就能做到,可大部分人就算感悟到了,也不能像武功心法那样运行、存储、壮大。”

听了道济的话,张展鸿理解了为何修道会这么难了,因为没有宗门、没有道友。就因为这样,他更要向道济学习,学习怎么样去理解那些晦涩的典籍、学习道济对道的理解。

道观的生活很清苦,虽然观里不忌荤腥,可温饱尚有不足,哪里又有鱼肉来吃。偶尔开一下荤,也是别人送来的。这群道士根本就不会经营,也不刻意去像猎户、渔夫那样去扑捉。一个个面黄肌瘦,也就能理解了,也许这也是他们修行的一部分吧!

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就是负责观里饮食的法海法师,他是道济的弟子,法字辈里排行第七,喜爱吃的也喜爱做吃的,按照他的说法就是饿怕了,所以对待食物很认真,是被游历的师兄带上山的孤儿。一手无师自通的厨艺,堪比京里的大厨。同样的吃食、同样的劳作,可他的脸色硬是看起来要红润点,年龄比张展鸿长个四五岁,天生的乐天派。

张展鸿没事就喜欢找他吹牛,同时也会教他一些做菜的方法,说是教,可张展鸿也只是动动嘴,真比不了法海。同样的一道菜,法海第一次做就比他做的要好吃。

张展鸿也会拿出银两和法海一起去山下卖粮食蔬菜,偶尔买点肉给开开荤,也会到山里捕猎、湖里抓鱼。可这也不能改变多少观里的困境,下山游历的道长能带回山上的东西太少太少了。

张展鸿很认可青云观的做法,高士山不叫青云山,是因为百姓对青云观的尊敬才这样叫的。可他还是想为观里做点什么,改变观里的现状。

这天,在和道济学习结束之后,张展鸿说道:“住持,我想开酒楼,就在山下。”

“好啊!需要我帮你什么吗?”道济问道。

“也不是我要开,我是说我和观里一起开。观里的日子太清苦了,经营个营生,为观里赚点钱财。有了钱财,观里也能做更多的善事,不是吗?”

道济不是迂腐之人,考虑了一下道:“这是好事,可观里没有钱财,也不会经营啊!”

“只要您能同意就行,给道长们说一下,请他们帮一下忙。其它的我和法海法师去弄。”张展鸿说道。

道济听到他说起法海,就大概知道了他的打算。想着法海平时也在修习,可总是不认真。或许观里以后的世俗之事可以交给他打理。算是同意了此事。

张展鸿找到了法海,说了打算后,法海看起来更是兴奋。两人开始筹划起来。

“酒楼我们就建在月牙湖旁,我们的银钱不够,就自己动手来修。山里的树木竹子都有,住持已经同意,就叫上其他道长一起来做,先让他们别下山了。空闲的时候我再给你一些菜谱,你练习一下。争取一炮而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