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蛇鼠横行(1 / 2)

清水镇西门。

太阳挂在了最高处,但来来往往的商队丝毫不减。

自彼岸平原战役结束后,灵矿的开采就突然暴增起来,各国商贩都挤破头投身于这股浪潮,甚至于有农夫弃耕,扛着锄头上山找矿的荒唐事。

若非朝廷加重了矿商的赋税,又减轻了农户的耕税,再颁发了脱耕罪这项律法,怕是会造成万里良田无人耕,千里饿殍揣金银的局面。

忘川国以都-郡-县-镇-村划分行政区域。

通行国内行政区域,贸易区域,户外安全驿站......都需要交纳城门税,缴纳标准按照人数多少,货物重量,货物价值,以及资质优劣的大小等等各不相同。有经验的商队首领往往会向值守城门的兵长行贿,获取额外的便利。

清水镇位于壶州忘川国玉珑都天池郡凤鸣县。

此处不仅矿源丰富,还恰好坐落在商道附近,也就自然成为了商人们蜂拥而至的地方。

整个镇用本土的金刚石打桩一米,围成三十平方里面积,只能从东西两门进出,每月都会轮替一批驻守官兵,门前均设有瞭望塔。

“嘿嘿,各位官爷辛苦了,这是我家乡特有的土产,还请各位官爷受用。”

进镇的商队头领,一脸谄媚地将一个小匣子递给为首的兵长。

那兵长先是接过匣子打开看了一眼里面的物件,然后一言不发起身检查起车上的货物,接着上下打量了一眼商队的头领,最后才朝着身后的同僚们喊道:

“放行。”

驻守大门可是个肥差,有些货物精贵,例行检查时,官差若是下手重了,损坏了货物可没地方哭诉,又或者,某些灰色地带的货物需要通融?

在商贩与驻守官兵无数的摩擦中,早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默契。

那墙角高高堆起的匣子,包裹便是两方友好往来的证明。

靠近西门的石板地上,一群孩童围作一圈,玩着一种“打弹珠”的游戏。

将废弃矿洞里残留的矿渣加工成一颗颗圆滚滚的弹珠,用猜拳决定好先后顺序。

然后,根据猜拳结果,把弹珠放在地上摆开,击中别人弹珠为赢,被击中的人则算输,赢家可以拿走输家的弹珠,输家要想继续游戏,就得重新在地上选个位置摆下弹珠。

弹珠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但由于是用灵矿的残渣打磨而成,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拿去跟矿贩子交易,倒也可以换到几文铜钱。

“真倒霉,又输光了。”

有一男孩站起身子,摸了摸腰间干瘪瘪的裤袋子,嘴里碎碎道:

“长青,登富,你们再拿给我几颗,我就不信了。”

“山虎,我跟登富也只剩这最后一颗了。”两人哭丧着脸回道。

“锵”

三人说话间,只听见一声脆响,脚下的弹珠也随之击飞。

“哈哈,又赢了,你们今天是赶着来给我送珠子吗?”

说话的小孩一身银色长袍,衣料色泽发亮,走线考究,想来有些价格,他捡起弹珠,嘴里还不忘冷讥热讽。

王山虎听完一脸怒意,仗着自己身形高大,挽起袖子便要莽上去,身边好友见状,立马拉住,相较矮胖的张登富出言劝道:

“山虎,别冲动。”

“牧收,你别在这里阴阳怪气恶心人。”身材干瘦的林长青也同样忿忿不平。

“怎么?输不起还不让人说?林长青,你们玩不起就赶紧滚回盘山村,别来我们镇上丢人现眼。”

牧收也就八九岁,但嘴上功夫丝毫不逊色勾栏里的刁妇。

他话音才落,镇上的其他孩子就纷纷站起来迎合声势,火药味在两群人争锋相对的目光中酝酿开来,就等着一颗火星引爆。

这一幕被西门驻守的官兵们看到,不嫌事大地吹起口哨拱火。

“你想怎么样?”

王山虎见对方人多,声音小了几分,言语间能听出一丝退意。

“算了,我也不欺负你人少。这样吧,两文钱一颗,我们接着玩如何?”

牧收把玩起弹珠,笑眯眯地看向三人。

“呵,你想得倒挺美,两文钱可以从摊贩子那里买两颗,我们凭什么从你手中买?”张登富轻呵一声,冷冷说道。

牧收听完,脸上笑意更是浓郁几分。

“凭什么?就凭你们压根没有选择!当然,你们也可以从其他地方购买弹珠,但我保证,镇上不会再有任何人参与到你们的游戏中,大家说是不是!”

“是!”

他一呼百应,气势更是咄咄逼人,如一道巨浪,压得王山虎三人喘不过气。

“不过,游戏毕竟还是要有外人参与嘛,要不然多没意思。难道你们就不想从我手中赢回去,狠狠地出口恶气吗?”牧收话锋一转玩味道。

王山虎没有马上答应,狠狠瞪了一眼:

“给我等着!”

三兄弟走到牧收一群人听不见的位置,背过身子,搭肩围作一圈商量着:

“长青,登富,好不容易赶一次集,就这样走掉也太没面了,要不再玩几把?”

“山虎,牧收分明在激你,他就是想拿走我们三个人的钱,别搭理就行。”

“是啊,山虎,父亲他们上山打猎,好不容易才挣到几文钱留给我们买东西,如果输了怎么跟他们交代?”

“你们说的我都明白,但是牧收踩在头上欺负人,不赌一把扳回一城,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王山虎咬着牙愤愤道。

“喂,你们三个商量好了没有?扭扭捏捏的像个女儿家!”

此话一出,身边人哄笑作一团。

“你们听,不赢回场子,他那张嘴是不会罢休的,我们配合好点,一定可以赢回来。”

张登富,林长青见拗不过王山虎,叹了口气,无奈道:

“唉,好吧。”

见到三人朝着自己走来,牧收嘴角按捺不住喜色,上扬了几分。

“糖葫芦咯,又甜又大的糖葫芦咯。”

“烧饼,新鲜出炉的烧饼。”

“摊主,你这巴掌鱼新鲜不?”

“哪的话,今早才从清水河捞的,保证新鲜。”

清水镇的集市,此时最为热闹拥挤,各种叫卖声,谈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不等鸡鸣时分,各个村的村民们,就会来到清水镇赶集,需要售卖的话,就必须来到集市门口,到专门负责登记摊位信息的衙役处登记信息,如:

哪个村——哪户人家——所卖何物——要用到多大的摊位面积?

这四项信息登记完整后,衙役就会根据村民的需求,发放甲,乙,丙,丁四块摊牌中的其中一块,摊主收摊后再把摊位牌拿到此处归还,根据摊位牌上的数字缴纳相应的费用。

如:

甲牌八文,乙牌六文,丙牌四文,丁牌两文

可若是要做大生意,就得在“镇办所”申报,交足保证金和店铺的租金,每月还得按时缴纳经商税,否则镇办所就会收回店铺的经商权。

吴尘左肩抗着扁担,右手提着坛酒,扁担上串着一个用垫肩布系成的包袱,里面装着满月楼伙计送的包子。

他伫立在一个摆满木梳发簪叉子的摊位前,眼巴巴望着。

“欸,我说小孩,除了打雷下雨,你每天都要来这看看这把梳子,真想买的话,拿钱来就是,不过十文钱,至于守上一个多月吗?”

男人从摊位上拿起木梳,那灼灼目光也随之移到了自己手上,被盯得浑身不自在的摊主,颇为无语,吐槽起来。

吴尘放下酒,摸了摸胸口处空落落的袋子,那是自己攒了一个多月的钱,不知道要砍多少根柴,走上多少里路,才攒下的三十文钱,本打算今日还掉一些满月楼的赊账,还能有余钱买下这把木梳。

“摊主,我买,我一定会买的,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就好。”

吴尘害怕男人把梳子卖给其他人,急得连连开口保证,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慌不择路。

“虽然你这么说,但我也是要养家糊口的,不瞒你说,好几位姑娘都相中了这把梳子,要不是看在你这么诚心,每天都来我这交待一次,老早就卖出去了。可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你说好的钱今天也没带过来,我也得有理由再给你一个月不是。”

男人把木梳摆好,双手交叉于胸前,头偏向一侧,有些怨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