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25(1 / 1)

原来国有红旗丝绸厂改制为富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柱子是大股东,成了公司的老总。原红旗厂分管生产与技术的副厂长徐静雅,改换门庭后,留用担任了公司副总。她负责公司内部生产技术和管理,成了公司的内当家。徐静雅最早是学校的美术代课老师,可那个时候美术课并非正经课,学生可学可不学,课程可有可无。她本不甘心在学校混日子,况且代课教师转正又遥遥无期,便辞职进了工厂当了丝绸图案设计技术员,也算是没跟绘画专业脱钩。没曾想几年下来工作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可,当上了副厂长。只是三转两转,个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高不成低不就,再者丝绸厂女人的世界,拔尖的未婚男子少而又少。青春易逝,岁月难留,一晃已至不惑,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姑娘。婚姻无望,便将全部心力扑在厂子里。然而随丝绸产业转型调整,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国有丝绸加工业的弊端慢慢暴露出来,整个行业出现快速下滑的颓势。传统产业模式滞后致使一批丝绸企业列入破产计划,实施政策性破产。通过关、停、并、转进行企业改制,大部分企业是“国退民进”,集体经济转为股份制,以及私营企业。静雅所在的红旗丝绸厂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严重下滑,陷入举步维艰,岌岌可危的局面,不可避免地列入破产计划之中。形势所迫,静雅虽是副厂长却也难免下岗,处于回归家庭,却又无家可回的窘境。就在此时她偶遇了姚柱子,早有耳闻姚柱子是大能人,她便抓住机会,鼓动并协助他接手了红旗丝厂,改制重组成來富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改换门庭后,静雅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公司的副总,成了新东家姚柱子得力助手。丝绸行业不仅需要具有艺术修养的设计人才,还需要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而静雅恰好具备这样的才能,她在丝绸行业混沌中经历着鲜为人知的坚守和努力,改制后生产经营方式更加灵活,她明白科技就是生产力,一上任就提出技术改造,科技兴厂思路,董事长兼总经理姚柱子给予支持,放手让其在她熟悉的领域里,尽秀其才,尽展宏图。静雅没有辜负柱子的期望,率领全厂职工探索和发展现代织机及其配套设备智能化,尤其在丝绸面料开发和生产工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得來富丝绸厂走出了最初的困境。静雅得到了全场上下的认可,也赢得了柱子的感情,真可谓事业与感情双丰收。柱子与静雅均已过了不惑之年,却一个是单身,一个是未嫁,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來富大二暑假为完成学校暑期作业,来厂社会实践,恰巧静雅在上海读大学的侄女绿柔也来厂里社会实践,俩人这就照面了,不仅照面了,还对上眼了,这真应了那句古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不,咱家这两棵梧桐树,引来了两只美丽的凤凰!”说罢,阿光快意开怀,笑意爬满了脸上。桑塔纳在机南村的老房子间东拐西颠不觉中已穿过机坊港,一个大右拐便上了白雀桥,进入通往太湖的公路。“就到这吧,我们从桥堍下去,沿河走上一段路就进村了”。阿敏示意。“送你们到家吧,一脚油门的事。”來富回道。“进村的路不方便开车,还是不麻烦了。”阿敏坚持,來富有些犹豫。我赶紧接口:“今天过节柱子叔还在等你们呢,已经耽误你们这么长时间了,我可不能让柱子叔等急喽!”绿柔微笑不言,扯了扯來富衣角。來富这才将车停在路边。阿敏打开车门,我抱着孩子下车,來富有些抱歉,“园园,那就停在这了。”说罢下车打开后备箱,拿出我们的包裹递给阿敏。继而又从后备箱拿出一个礼品袋,说是他们公司参加广交会的展品。绿柔走过来笑意盈盈地指着礼品袋说,“这是一条丝巾,上面的图案是我姑母设计的。”阿光从车窗内探出头,嘿嘿一笑:“就是柱子这棵梧桐树招来的那只凤凰!”來富颔首。“现如今是我亲妈,也是我姑母。”來富扭头看着绿柔,眼睛里蓄满了爱意。阿光一个劲点头,慈爱地目光扫向儿子和媳妇,满脸透着满足与幸福。

在笑声中,与來富他们道别。不多会走下桥堍,转入沿河伸展的乡村小道。道路两旁是直耸向上的杉树,光秃秃泛黄的杉树一边伴着河水,树缝里可见河边参差停靠的船屋,听见船舷上孩子的嬉闹声和船屋内煎炒烹炸炊事声,烟火气四周漫延,烘托出元宵节的气氛。杉树另一边则是桑园,菜地,农舍。光秃秃的桑树举着拳头般树梗,比照绿油油的菜地,似乎在蓄精养锐,等春风吹来便会绿意盎然。而农舍却是二层小楼,外墙镶嵌着彩色马赛克,有超大的院子,院墙上扎着一排锋利的玻璃片,大门则灯笼高挂,红彤彤对联和福字,透着喜气洋洋奔小康,发家致富幸福来的喜庆。碎石铺就的村道上,落满了杉树细针似的落叶,硬是把这乡间小路染成了棕红色,与一旁青绿的菜地形成鲜明对比,踏在落叶上面软软的,有些许弹性。已过晌午,远远近近炮竹声声,穿过沿河小道,进入垄山村,映入眼帘的便是鱼塘,桑地,菜园,稻梗裸露的田野,以及散落其间不太规则的农家屋舍,阿敏家就在其中。走上田垄间窄窄的小道,田埂边均立着矮化处理过的桑树,枝干虬曲举着“桑拳”,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路旁与桑树间隔的菜地绿意盎然,远处的溪河缓缓波动,河面上雾气氤氲,偶有白鹭展翅掠过,潜入河边森森芦苇。几个孩子在田间地头耍纸炮,偶尔钻天鞭炮“嗖”的一声冲天炸响。须臾,四面八方回荡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浓浓的年味在村子里弥漫开来,热腾腾的场面昭示着江南农村蒸蒸日上的生活,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