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一生谨慎李巨子193(1 / 2)

关于百官冬衣事件,李献在当日就得了消息,但他并未准备出手。

要想让人对一个团体生出归宿感,最好的法子便是让他们一起面对危机,一起解除危机。

后世说三大铁,此刻却重共荣辱。

早上,范集一开侯府大门,来福一溜烟就跑了。

整个汴京最寒酸的侯府李献说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大门依旧是那个大门,有人建议李献重修,李献说习惯了。

他不喜太大的门,总觉得像是庙宇。他也不喜太宽敞的宅子,对杏花说宅子太大住不完会闹鬼。

杏花为此被吓得晚上不敢去空屋子,去厨房也会召唤来福一起。

“来福!”杏花在厨房做好了早饭,先给来福。

外面传来一声狗吠,听着有些悻悻然,随即来福狂奔而来。

依旧是熬煮心肺配炊饼,来福百吃不厌。

今日杏花做的是汤饼,每人一大坨羊肉。

羊肉肥美,咬一口再来一口汤饼,接着吃些泡菜,味蕾就被各种滋味填满了。

前世李献一直不理解有人吃面不喝汤,在他看来,面条的精华便是汤底,用大骨头熬煮,或是用鸡架,最是鲜美。

喝完汤,杏花过来收拾碗筷,问道:“郎君,多久苏娘子进门?”

“我也不知。”

太后很看重日子,据韩司言说,太后请了给官家看大婚日子的高人出马,正在计算。

今日无事,李献准备去宫中打探消息,可才将出门,就听到了范仲淹咆哮朝中的消息。

“弟子终于明白先生为何尊重此人了。”文彦博叹道:“弟子扪心自问在私欲与公事之间如何选择,弟子想了许久,觉着大概会三七分。三分私欲,七分公事。可范仲淹此人却十分公事。这等人,怕是鬼神都会尊重有加。”

前世李献听过一种说法:唯有不怕死的人,才有资格活着。

可谁能不怕死?

老范!

他准备进宫去问问韩司言关于日子的事儿,出了老鸦巷,看着蔡河悠悠,船儿不断,他突然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了意义。

人活着摆脱不了被需要的渴望,唯有被需要,才会生出生命原来有意义的感慨。

但有一种人却在被需要中不堪重负。

比如说那些农户。

从崇明门进了内城,右转就是州桥,李献顺路看了一眼自己的工地。

“侯爷!”

几个工头热情的打着招呼,小跑过来,说着最新进展。

“侯爷说百年大计,要弄出五百年不倒的宅子,小人盯着他们弄地基,务必能承载千年而不变。”

“好!”

李献看了一眼隔壁街区,此刻那边看着死气沉沉的,有工头幸灾乐祸的笑道:“侯爷不知,王启死后,接手的人刚开始放下身段,好言好语和那些百姓说,也提了价钱。可这些蠢货不知什么叫做得寸进尺,如今隔壁那些人都狮子大张口,七八百贯张嘴就来,还有要千贯的。”

人心永不知足,得陇望蜀说的便是隔壁的百姓。

前方便是自发形成的小集市,见到李献过来,有人喊道:“侯爷,这地方可是养活了小人一家,小人多谢了。”

“客气了。”李献笑眯眯的,“是你自己勤劳养活了一家人。”

“敢问侯爷,这里弄好之后,可还有我等摆摊的地方?”一个小贩问道。

“自然有。”李献笑道。

“多谢侯爷!”众人欢呼起来。

“郎君不怕他们乱哄哄的扰乱了秩序?”范集问道。

“什么是秩序?”李献说道:“让百姓能活下去,便是最大的秩序。”

前方过了州桥左转便是御街。

李献看到了范仲淹,老范好像情况不妙。

三个大汉拦住范仲淹,为首的男子敞开胸怀,骂道:“狗东西张嘴便坏了老子的好事,今日老子便教你如何做人!”

范仲淹蹙眉,“你是何人?”

男子指指自己,“老子是看不惯伱这等蠢货的好汉,动手!”

三个大汉扑上来,范仲淹牵着马想退,可马儿长嘶却不肯走,眼看着就要挨一顿毒打。

“啪!”

马鞭的声音传来,大汉狞笑的脸多了一道鞭痕,惨嚎着喊道:“弄死那个杂种!”

其它两个大汉回身,就看到了策马过来的李献。

“打!”李献淡淡道,王贺从他的身后冲了出来。

被鞭责的大汉捂着脸抬头,“狗东西……是李献!”

李献下马一脚踹倒他,再加一脚踩在大汉的脸颊上,叹道:“希文兄,你做下这等大事,好歹也有些准备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