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范某正有此意191(1 / 2)

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寻找自己的舒适区,找到后,或是适应后,大部分人会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就此躺平。若是没有外力干扰,这种状态会延续一生。

那些看似风光无限的大人物们,实则满腹心事,焦头烂额,在欲望中沉沦。偶尔看看那些知足常乐的市井百姓,不由的艳羡。

从立国开始,赵宋就为官员们准备了舒适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够不够舒适?

就算是犯事儿了,最多贬谪地方,你还是官。

苏轼口无遮拦差点被杀,但最终还是给了他一条活路。否则别说是猪肉,猪毛都吃不到一根。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大宋官场的气氛很祥和,你好我好大家好。反正公家的钱粮不花白不花,又不是我家的,你说是吧!

今日我倒台了,伱落井下石,明日你倒台了呢?

兔死狐悲的道理人人知晓,做人留一线是官吏们的人生准则。

但凡步入宦途,此生就算是有着落了。

找到终生饭辙的官吏们躺平的躺平,无所事事的无所事事。哪怕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出仕后遇到的上官颇为大气,时常给他们放大假,大伙儿带着女妓四处游荡。

日子美好的让人想大吼几声,但三司官吏的好日子,结束了。

始作俑者正在吃火锅,精致的小泥炉,一口工坊为李巨子精心打造的铁锅里香气四溢,大骨汤在翻滚,鸭血放下去,羊肉片要赶紧捞起来,这个季节难得的蔬菜更不能多煮……

吃的额头见汗时,放下筷子,端起酒杯,喝一口龟兹的葡萄酿。

“舒坦!”李献赞道。

文彦博和他的配置一样,一边吃一边赞道:“先生弄这个火锅果然奇妙,天冷时吃最舒坦,吃完了赶紧钻被子里去,一觉到天明,神仙都不换。”

“吃完饭就躺着,小心痴肥。”李献饭后必须要溜达溜达,这是前世胃不好养成的习惯。

“先生。”文彦博把鸭血咽下,说道:“我观先生在三司的手段有些拘束了。”

“不是拘束。”李献喝了一口嘌呤满满的汤,惬意的道:“当下大宋格局已定,士大夫为主体,权贵们虎视眈眈。无论谁来执掌新政都会自缚双手。”

若是动作太大,或是损害对方利益太多……文彦博眸色深沉,“那些人敢谋反。”

“所谓忠心耿耿,只是因为背叛的好处不够。我若是在三司大刀阔斧,太后和官家都护不住。”

李献笑了笑,文彦博叹道:“先生却是憋屈了。”

“不,我很欢喜。”李献笑道:“此处束缚多,正好给我当试验田。”

“先生的意思……”文彦博眸子里闪过异彩,“以后寻一块地方,一展胸中抱负?”

“大宋要想彻底改头换面,就必须来一场浴火重生般的变革。而要想进行这等变革,必须铲除那些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者。当下的大宋,商鞅来了也只能掩面而去。”

大宋士大夫这个群体之强大,唯有大明可以媲美。

“那等变革……必须从上到下。”文彦博说道:“除非黄巢再生。”

“天下将十室九空,所以,我不能干!”李献说道:“我不是个狠心的人,至少对百姓无法狠心。若我引发这等动荡,此生难安。”

文彦博点头,晚些跟着先生默然散步,随后回卧室睡觉。

躺在床上,他想着先生的那些话。

若我引发这等动荡,此生难安。

先生竟然有过那等心思?

文彦博很好奇的是,自己对此竟然没有半点愤怒,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跟随先生久了,他的三观也在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化。

先生提及天下人时,对权贵和士大夫们嗤之以鼻,四个字评价:肉食者鄙!

他们没有理想!

李献一针见血指出了这个群体的最大问题。即便是有理想,也只是为了家族的扩张和繁荣罢了。

一国的肉食者们以家族为优先考量,那么你如何能指望他们在做重大决策时站在大局这边?

文彦博把自己熟悉的那些肉食者和官员们在脑海中过了一道,很神奇的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一心为国的。

有一个。

李献对范仲淹的尊敬让文彦博一直不解,随着相处次数增多,文彦博才发现这位范希文的脑子里压根就没有自己。

他的心中只有天下……这是先生的评价。

这样的人,罕见!

也是傻子!

文彦博渐渐睡去。

范仲淹正在自己租住的屋里看书,他用剪刀把灯芯剪短,如此耗油量就会小许多。

光线黯淡了些,范仲淹往油灯这边靠了靠,一双眸子专注的看着书卷。

时光流逝,当他再度清醒过来时,发现周围万籁俱静。

“该睡了。”

范仲淹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推门出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