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大义凛然190(1 / 2)

北辽在前些年改名了,叫做大契丹。

但大宋这边依旧称之为北辽。

当今北辽皇帝耶律隆绪也算是个能人,他十二岁继位,比赵祯还年少。母亲萧太后摄政。这位女强人一路狠抽大宋太宗皇帝的老脸,东征西讨,令天下震怖。

耶律隆绪是个天才,据说幼年就喜欢书法,十岁即能作诗。不知和司马光小时候的聪慧是否能一较高下。

萧太后打的太宗皇帝没脾气,耶律隆绪亲政后也没停过战争的步伐,痛殴女真,毒打高丽,只是在党项人那里碰壁多次。

在战略上耶律隆绪也不差,既然灭不掉党项李氏,那么就利用他。封夏王,频繁赏赐,甚至后来嫁宗室女给李元昊为妻,林林总总就一个目的,借刀杀人,制衡大宋。

疆域越大,敌人就越多,这一点耶律隆绪算是领教了。但最令他警觉的还是大宋。这个庞然大物看似孱弱,可澶渊之盟却不是北辽心甘情愿签订的,而是不得不签。

被视为奴隶的大宋将士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让耶律隆绪印象深刻,以至于和大宋维系了数十年和平。

这份和平充斥着大宋将士的血肉,故而李献才会说曹利用是贪天功为己有。

“小人拷问了那个道人,他所知不多。真烨就问了他七个问题,其中六个与郎君有关。”

前院,来福在追逐着杏花刚买来的一只老母鸡。

“另一个问题呢?”李献问道。

“另一个问题是,道观的日子这些年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

“知道了。”李献点头,没问道人的最终结局。

老母鸡被一路追杀过来,文彦博跃起,从容避开一鸡一狗,然后愕然,“弟子竟这般矫健?”

“可喜可贺,回头去西北多杀几个人,就算是脱胎换骨了。”李献一直想让文彦博多杀人,但小文先生却说杀生不祥,强烈拒绝。

“先生,看来北辽那边盯住你了。”文彦博笑道:“弟子以为与西北两战有关。”

“一战解救柔远砦,击退李德明大军。一战拯救端献族,令李氏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耶律隆绪最警惕的是大宋,对这些变化有些不安。真烨大概就是明着的探子。”

李献叹道:“为师在想,哪日与耶律隆绪喝杯酒,谈谈当年雍熙北伐之事。”

“喝酒?”文彦博不解。

“当年雍熙北伐时,耶律休哥以大宋将士尸骸筑京观。”

李献微笑道:“北辽也有人喜好这个手艺,为师难免见猎心喜。”

……

彭瑜那边组建审计案完毕,已经开始办事了。彭瑜令人去请李献来视察,有人说审计案皆是老吏,定远侯哪里懂这个。

李献应约而来,一起来的还有王钦若和王曾。

审计案的办公地集中在一排值房,外面有官吏排队等候。

“见过王相公。”

“见过侯爷!”

三人在李谘和彭瑜的陪同下进了一间值房。

一个官员正在办事,案几后的小吏一边看他的文书,一边询问,问完后在文书上签字盖印,递给他,“老夫这里审核并无问题,你到隔壁去再过一次。”

“不是省事吗?”官员问道。

小吏笑道:“原先此等事少说要数日,如今你一刻钟便能办好了,怎地,还不满意?”

“满意是满意,就是觉着能再快些更好。”官员贪心不足。

“此等事要复核,否则一人便可决定钱粮去向,必有弊端。”小吏笑吟吟的道:“去了隔壁后,伱把文书留下,明日上午来取。”

“这还要作甚?”

“上官最后复核。”小吏说道:“若是一百贯以下的不必如此,你这里要两百余贯,必须上官再次复核。”

官员心悦诚服,“果然是新气象,且我等也无需在三司蹲守,甚好!”

原先官吏们来三司办事不但要等数日,而且你还得在现场盯着,不时催问,否则三日能办好的事儿,三司能给你拖半个月。

有官员忍无可忍弹劾,可三司内部却统一口径,说此事重大,有些疑窦需要排除。

好了,你再哔哔,以后你那个衙门就别想在三司批到钱粮。

这是权力带来的好处。

李献把这些权力尽数收拢在审计案后,效率大增不说,还少了扯皮的借口。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监管审核就在这里,没有找借口的余地。

“果然是妙法!”王曾有成为‘头号李吹’的趋势。

彭瑜谦逊几句,他更期待来自于李献的夸赞。

李献微笑,“我看外面有些无序。办事人还得四处询问去处。你去找人做些牌子,一二三,或是甲乙丙丁列数,顺着把每个值房排序,来办事之人按照排队顺序一一安排。”

“好法子!”

后世的叫号大法在大宋闪闪生辉。

“此外,把办事顺序张贴在外,让所有人一目了然。”李献最反感的便是这种为了营造权力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弄出来的蠢事。

“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