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1 / 1)

躺到床上很快睡去,这一天经历了这么多竟一夜无梦。第二天醒来,阳光满屋。吃过早餐后,打开电脑看当地新闻,发现昨晚拉面店事件上了新闻,并且提醒人们注意随时监测自身健康数据并保持与监控联网,以减少意外云云。晕倒的那个女孩的脸蓦地又浮现在我眼前,忽然感觉那张脸与我脑海中一张面孔有某些相似,是谁呢?哦!是暗恋,再仔细分辨,又不完全相同,我忽然发觉:这已是暗恋失踪后第N次想到她了—说实话,关于她的出走,我的心一直悬着。

不想了,关掉新闻上网向入职部门报到,之后很快收到自动回复:两周以后参加入职培训。明天参加婚礼,昨天会老友,今天一整天都是自己的空闲,于是决定去哪里走走。去哪里呢?一个意念忽然涌上脑海,并且清晰地告诉我:还是去昨天的广场。我不明所以,但意念似乎更加强烈,于是决定遵从,想来应该有什么事发生。

今天不想乘车,决定信马游缰地走过去,看了导航不远2.7公里,38分钟到。收拾停当,出门坐电梯下到某层从建筑物乘车的反向出口出去。那里是步行道,时间是上午10点,路上还是有跑步锻炼和骑单车的人,这个城市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这从锻炼的人群的年龄段上就能看出来,如果你在40岁以上绝对算是“老人”了。

这个城市的交通,整体来讲是一个环形结构,就是以中心为圆心,无数的环城路,一圈套一圈,中心环以及一、二环是中心娱乐区,其他环的建筑尽管由下至上依然是工作、娱乐和生活的三区垂直分布,但娱乐区要小很多并被生活区所占据,所以人口还是绝大多数分布在周围。不过由于现时人口非常有限,越往城市边缘,空置越多,显然都在等待更多的新居民迁居入住。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尽管在盛夏,但温度凉爽,22度左右。以来城的气候已可以做到90%的控制,就是一年四季分明,绝大多数都是晴朗的天气,温度适宜,降雨降雪实现预报并且均匀分布,所以气候气温对生活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已降到最低。不能控制的10%,就是极端恶劣天气,疾风骤雨大雪地震,每年会有大致2、3次,累计10天左右,这部分是不能人为控制的甚至设计者就从没想过要根本杜绝,因为从尊重自然的角度,保持某种敬畏是与大自然保持和谐所必需的。

广场到了,这是处于城市北部的一个交通枢纽,准确讲也是一个站前广场。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车站是以来城的唯一出入口,“光子号”列车每天把旅客带入或运出,不过中间必须要穿过一道电子屏障,而正是这个屏障才是以来城与外界的真正分野。在外面我只知道有一座未来城在北部无人区的某处,但在地图中绝无标记,正是这道电子屏蔽将这里完全隐形,尽管两个世界可以互通,但除了光子号以及人员往来外基本是隔绝的。

以来城有一座空港,但只供直升飞机起降,并不进行人员的进出运输,主要功能是用来救险、天空观察与实验和飞行娱乐。以来城南面是一个大湖,有供全城人休闲的湖滨和娱乐项目,经常可以看到直升飞机在大湖上空翱翔,到无论是天空还是大湖都有尽头,当然同样是那道电子幕障。接近边界时,无论是直升机还是湖里的游艇都有提示并会自动转向,而肉眼是无法分辨的,据说那一边界在距离市区中心点的100公里,也就是距湖岸的近90余公里处,城市上空的5公里处。

地面向北越过车站,目前还没有路,目光所及是一片旷野,但无论车还是人都是不能通行的,北部的电子屏障到车站就为止了,所以以来城事实上是一个狭长结构,理论上讲城市在东西两个方向还有延展的空间。据说那一电子幕障就是一个长方体,像是罩在城市上方的一个透明的略显狭长的玻璃罩。

我想当然地认为地面以下也会有所限制,但具体在哪个范围,市政的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当然全城的动力系统全在地下,以来城除了自然能源以外,其他能量全部来自地下的核聚变设施,所以在我们并不知晓的某处,一座核反应熔炉正在炙烈运转,输出的能量巨大且无穷无尽,那是高度机密,只控制在极少数工作人员的范围之内。很早以前,核物理就已经被列为绝密学科,全国每年也只有寥寥几人学成入职而他们的资料当然也是密不外宣,因此我一直对这批人充满好奇,只可惜在日常从来接触不到他们,地下的边界我想也只有他们知道了。

车站并不繁忙,因为每天只有几班车进出,广场转盘上的车辆还是那样井然有序,因为地面交通清晰的三个运转模式,以来城已完全没有交通堵塞,人员进出都畅通无阻、便捷迅速,所以能聚集到广场的都是散步、休闲或者送行的人,当然城市远未满员,因此广场上的人只是三三两两,且大多分散在一座小咖啡座和一座户外饭店的座位里,而那个露天咖啡座,就是昨天我们四人会面的地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