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懂规矩守规矩(1 / 2)

关于星空的讨论仍在继续。

“我跟你们的看法不一样。咱邢局经常见星空,我也有幸随同过两次,见的都是同一个人。

只是每回离开后,就再也找不到这个人了。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

你们说,如果不是同一个人。他有必要隐藏的这么深吗?丝毫能查到他身份的信息都不留。

我发誓,我亲眼看他端着杯子喝咖啡,最后采样时,却发现连半点DNA和指纹都没留下。”

这名同事的话一说出来,顿时就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显然在星空那里,有过类似遭遇的绝非个例。

“快别说你的指纹和DNA了。我们带着最先进的多功能扫描设备,在他和邢局见面时,偷偷地扫描过他。

结果什么也没扫描出来,当时吧,我们几个就跟魔障了似的,憋着一股气,不断切换各种模式,一遍又一遍的扫。

最后可能是把他惹烦了,为了警告我们,竟然在扫描仪的显示器上,直接播放了关于宇宙星体的视频。

要知道那是扫描仪,可不是光脑,压根没有播放视频的功能啊!”

“我最佩服星空的就是,他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灵异事件。”

“也许每次和邢局见面的那个星空,只是星空组织的对外发言人。说不定这家伙觉醒的能力,就是可以抹除自己的一切个人信息。”

“此言甚是有理,这种能力虽然没听说过,但也不是不可能出现的。现在人觉醒的能力,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跟你们说……”

话题开始渐渐走偏。

对于超管局的各种八卦和猜测,此刻的龙白一无所知。大概他即使知道了,也不会关心。

听着列车即将到站的提示音,他关闭了单兵甲对周遭科技产品的干扰功能。

舱室内,山鬼早已离去。对于一切陌生的生灵而言,龙白的善意总是有限度的。

在帮助山鬼恢复冷静,并帮其报案后,山鬼之后会遭遇什么或造成什么后果,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

列车停稳后,有任何行李的龙白,空身下了车。

站台上,一枚枚篮球大小的机器人,在空中来回穿梭。不时对需要帮助的旅客,发出亲切友好的问候。

地面上,一个个高约半米,憨态可居的搬运型机器人,协助一名名携带行李的旅客离开站台。

站台的立柱上,循环播放着不知哪部电影的宣传片,其上两名与真人别无二致的数字人正洒着狗粮。

引得部分爱狗人士驻足观看。嗯,这好像是一部萌宠片。

出站的路上,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入龙白耳中。

他侧头看去,就见到在列车上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个小姑娘,在母亲的看护下,正坐在搬运机器人后背的平台上。

一双小手搂着机器人粗短的脖子,眉眼弯弯,露着这世上最干净的笑容。

龙白嘴角不自觉的勾起,径直向出口走去。

尚未到出口处,便一眼看到早早守在出站口旁的叶天康。正伸长了脖子,向站内张望。他看到对方的同时,叶天康也看到了他。

刚走出站口,叶天康笑容满面地迎了过来:“龙老师,您辛苦了!”那本来年轻光滑的脸,此刻都快笑出褶子了。

看着这个脸上依然带着点婴儿肥的家伙,又瞥了眼,他胸前那轮明亮到极致,甚至有些晃眼的大太阳,龙白真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

可以和星空身份以及超凡者圈子暂别,让龙白感到格外的轻松。

如果有人问,龙白和星空这两个身份,他更喜欢哪一个?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龙白的身份。

现在想来,如果没有那位的出现,星空或许永远都不会出现吧。当然,小说家龙白的身份,可能也不会出现,谁知道呢?

两人一起来到停车位,面前停着一辆精英人士惯用的飞车。

整辆车长约五米,乍一看,好似一滴冰蓝色的巨大液滴。其上没有明显的车门与车窗。

完成生物识别后,随着极具动感的机械运转变形,车门自动向上翻开,给人一种丝滑的美感。

坐入车内,龙白驾轻就熟的将自己陷入最高级的按摩座椅内,把自己舒服地往更深处塞了塞。

又开启了单向车窗模式,让外界的景致映入车内。

这辆车不是当下最豪华的一款,但内部的软装,却是最舒适的。

他对于享受生活这门艺术的水准,丝毫不亚于他的写作能力和战斗力。

由于车子拥有完善的自动驾驶系统,叶天康很自觉的启动了自动驾驶。在启动了复合推进装置后,飞车缓缓升空。

与几百年前,车辆在地面行驶的二维交通网络不同,随着飞车技术的大规模普及,蓝星人出行和交通,已进入了三维立体时代。

无论是手动驾驶还是自动驾驶,都需要在车载电脑系统的配合下,规划行驶路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如今,交通事故已鲜有发生。

坐在前排的叶天康,转头看向后排正在虚拟键盘上打字的龙白。

眼中一亮:“龙老师,您这是又开始写新作品了吗?这次是什么题材?”

边打字,边享受座椅按摩的龙白,头也不抬地淡淡道:“只是在整理素材,还没有正式动笔。”

得到将有新作品开篇的答复,叶天康更兴奋了。像个大孩子般,直接转过身跪在座椅上,双臂搭着椅背。

迫不及待地追问:“龙老师,龙老师,您这次准备写什么题材?能不能提前发点福利?”那激动的双眸就差冒绿光了。

几年前的他,遭受了一系列人生变故,差点就此放弃生命。

他至今仍记得,那晚在楼顶的天台上,就在他准备跳下去时,一条小说推广的广告,被发送到了他的光脑上。

已记不清,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点开的小说。

叶天康只记得,自己在寒风中瑟缩于天台一角。开始时,他每看完一章,就告诫自己再看一章就结束这一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