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新行动之泥牛入海42(1 / 2)

待攻到华夏军阵地前一百米,华夏军还是未开枪,大多数日本兵也不继续前进,甚至干脆卧倒爬到了地上,只是派出五个士兵作为尖兵搜索前进,完全瘪得了不可一世的冲锋架势。

尽管如此,这送到门前的五个日本兵还是被几个狙击手立即击毙了,日军小队象根蹩脚弹簧一样,伸伸头就仓皇撤回了出发地。

日军指挥官迫于压力,只能接二连三打出照明弹,并且要求炮兵加大力度继续轰炸华夏军阵地。

云焕大队长和第一大队第一中队长、战斗三连连长看到日军的冲锋竟然是如此的搞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看来这些WC日本兵已经被你们几位打怕了,大部队摆渡也差不多了,我先克看一看情况,我们用信号弹联系,见到头顶上的两发蓝色信号弹,你们立刻撤退,通过第三道防线撤往江边,把装甲车也开回克,争取在江边再使用一次。”

大队长走后不久,日本兵把战斗三连第二道防线又猛烈轰炸了一回,紧接着出动一个中队日军正儿八经地开始了冲锋。

可以想象,随着支队队员们杀敌战术的提高,狙击工事也越来越修得结实、越来越修得科学,机枪堡也是有的开火、有的隐蔽待机,一百多颗山炮、迫击炮、步兵炮炮弹并未能给队员们造成多大损失?日本兵刚刚进入队员们的阻击位置,马上被步枪、狙击步枪、卡宾枪、冲锋枪、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高射机枪、装甲车重机枪肆虐了一把,火力网下成功退回克的日本兵最多还有五分之三。

摆渡行动已经到了尾声,江边方向的大队部发出了指示,两发蓝色信号弹明晃晃地升到了天空,战斗三连连长立刻下达了撤退命令,队员们带上完好的武器,唱着队歌,带着骡马,开着装甲车,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回撤行动。

待WC日本军再次经过炮火准备、发起冲锋的过程,辛辛苦苦占领了华夏军第二道防线,继续组织人马、轻重武器离开原阵地接近前方,又在距离江边一千二百米处,碰到抗日守备支队的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的队员们隔着两百米就以轻重机枪枪弹、装甲车机枪弹掷弹筒榴弹、迫击炮炮弹一起轰向日军,日本兵连忙寻找隐蔽地,展开兵力,修筑炮兵阵地,积极准备新的进攻行动。

当日军经过炮火准备,列队冲锋,避开本方尸体和伤员,又攻上对方第三道防线时,才发觉敌人早已经离开了阵地。

日军指挥官再度组织起人马、携带轻重武器追踪到距江边五百米米附近,再次受到二辆装甲车的扫射和江对面三门步兵炮的轰炸,军官和士兵再次损失不少。

残余日本兵退到后面,使用炮兵狂轰滥炸后,大着胆子再次发起冲锋,等到一群人好不容易冲至江边时,战场上除了一地的“蝗军”尸体和几十匹战马尸体,再就是几十挺残破的轻、重机枪、几百把炸坏的步枪和几门炸坏的迫击炮;几辆装甲车象那些高射炮一样,彻底结束了它们的使命,只剩下东一堆、西一堆的残骸。

江这边一个华夏军人都见不到了,日军即使想战斗也瘪得对手,远远地能见到几艘被破坏了的大木船炸响着、冒着火焰漂往下游。

虽然与家乡和银三坝仍然有一定距离,抗日守备支队可以说已经脱离了日本军队的控制范围,除了空中打击,日本人再恨再狠也使不出更多的报复办法了?而这个空中打击并不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直接受到气候、地形、实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接下来的主要敌人和主要对手,已经不再是日本军队,而主要是掸邦高原的深沟高豁和神秘的热带丛林了。

又到了应该进行适当宣传的时候,大队部三位主官招来通讯人员,架起电台再次向工作范围内连续发出明码通报,声明于MD国MM城歼灭日军二百一十七联队联队部八百人,缴获大量装备、击毙大佐联队长和大佐副联队长;于SEW江江边再次歼灭日军一千余人的重大消息。电报除了日期、地点、数字不同,其它文字、措辞与上次的明码电报一模一样,这一次通报后面的落款是“华夏佧佤山区抗日守备支队第一大队和捉鬼斩妖大队”。

这封电报一方面具有彰显正义、弘扬各国民众抗日斗志的意思,一方面也具有通报盟军,日本人后方发生了一连串战斗的意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