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新行动之东返破围战(二)41(1 / 2)

一些还活着的躲藏在后面的少数日本兵,正在利用掩蔽物顾头不顾尾地拼命抵抗,不知不觉中就被背后靠上来的几艘大船上的步枪、卡宾枪、轻机枪点名而亡。

在现代化战争中,当自己的飞机、坦克、大炮、拼刺刀强项不再成其为强项时,即使是猖獗一时、肆虐多国的日本军队,亦会蜕变得不堪一击,照样败在曾经软弱无力的对手手中。

付出三十位队员的牺牲,江边码头战场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仍然全须全尾的二辆装甲车匆匆补充了一些子弹,立刻调头而驰,目的是增援五千米外正在打狙击的支队警卫中队和战斗三连等队员。

火力支援连、警卫连的部分队员也接到增援命令,就地征用战场上一部分完好的轻机枪、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前出一千二百米,利用一条适宜防守的天然沟豁,作为事实上的第三道狙击防线使用。

东撤的通道打开了,顾不得彻底打扫战场,工兵排、侦查连和三门步兵炮首先上了大船,争分夺秒地进行摆渡。

第一轮摆渡船顺利靠岸后,炮兵们又争分夺秒地下船,以最快的动作,选择出最好的角度,赶紧将三门步兵炮架到了简单工事中,待负责打阻击的警卫连、警卫中队、战斗三连等人撤退下来,它们就是最有力的掩护火力了。

相比较战斗一连和战斗二连、警卫连、第一大队第一中队,抗日守备支队负责狙击的战斗三连和支队警卫中队责任更重大,所承受的压力要大了若干倍。

在紧张的时间内,战斗三连和警卫中队相距一千米建立了两道防线,队员们将驮弹药的骡马藏在防线后的安全地带,在第一道防线的阵地前,沿五百米的正面,分别埋设了手头上的三十多颗地雷,此外又设置了多处以黄色炸药改制的小型诡雷。

WC日本军与负责堵截的LX城日军和MY城日军配合很好,前面枪、炮声一响就开始进攻了。不过他们虽然拥有超过对方五倍以上的优势兵力,才开动起来就遇上了众多的地雷和小炸药包。在损失了二、三十个士兵后,好不容易以工兵和排炮排除了前面的爆炸物,时间已经过克了大约三十分钟,在那些个时间内,LX城日军和MY城日军都已经陷入了灭顶之灾。

在照明弹的照射下,日本军以山炮、迫击炮、步兵炮进行了十多分钟的轰炸,第一波攻击就上来了一个半中队,前面打头的自然是那三辆轻型坦克。

照明弹再次一颗接一颗升空,这一轮照明弹是抗日守备支队队员打的,全部打到了日军进攻阵地上空。

警卫中队、战斗三连的第一道防线上,防守一方以三门高、平两用高射炮调低炮口,瞄准“隆、隆、隆”响着开过来的坦克,三门炮攻击三个目标,“嘣、嘣、嘣”,第二轮炮弹就击毁了全部日军坦克,转而轰击射界内的日军炮兵,并且打哑了一门中型迫击炮、一门九二式步兵炮。

一直虎视眈眈的日军掷弹筒、迫击炮和一千多米外的山炮、步兵炮,抓住时机赶紧开炮压制高射炮,火力支援连连长发现日军炮兵已经开始试射,随即命令炮兵们丢下移动不便的高射炮迅速撤退,因为那三门高射炮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回归的路上山高林深、沟壑纵横,根本无法把他们带着走;如果要勉强它们与山炮、掷弹筒、迫击炮、步兵炮炮战,它们由于欠缺地面上的某些近战功能,又瘪得更多支援火力,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

坦克的损失并未延缓冲锋日军的速度,大约三百名日本兵狂叫着越过三堆废铁继续冲锋。

防守方第一道防线由支队警卫中队两个分队、战斗三连一排、二排、火力支援连的二百人防守,火力方面一共布置了十挺轻机枪、二挺重机枪、二挺高射机枪、五具掷弹筒和三把狙击步枪、一百一十把步枪、二十把卡宾枪、二十把冲锋枪、二门迫击炮。在日本兵冲到两百米的距离上,三位狙击手各用一枪干掉了一个上尉和两个中尉军官。

待大多数敌人冲到阵地前沿约八十米,所有人所有武器一齐开火,一下子扫倒了八、九十名日本兵,迫击炮也干掉了一挺重机枪、三具掷弹筒;己方损失三挺轻机枪、一挺重机枪、一门迫击炮和二十九位队员。

发现华夏抗日军的火力太猛,剩下的一百多名日本兵丢下了一部分伤兵和战死同伴,一下子退了回克。

天空中又升起来日军的照明弹,三连连长赶快让队员们躲入各人的防炮洞,按照日本军队作战战法,下一步肯定是炮击瘪得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