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重启大凌河之战34(2 / 2)

十五天之内,城池和城防一定要修筑完成。

越快越好!

还要在大凌河城的外围,建奴来路的方向,挖掘大量的壕沟和陷马坑,迟滞建奴的兵峰。

大凌河城是十月二十六开建的,刘邦定的期限是十一月初十之前完工。

然后,一场大仗就要开始了。

还是按照原历史轨迹,刘邦让祖大寿驻守大凌河城,祖大寿这个人很有争议,但是他也是在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投降皇太极的,投降后又立马找了个由头回了锦州,又跟皇太极硬刚。

所以,这个人还是可以用的。

他跟袁崇焕历史上也配合的很好。

所以刘邦安排袁崇焕带着祖大寿驻防大凌河城,先协助徐光启修城和构筑城防工事。

然后再排兵布阵组织城防。

而卢象升的两万人马则驻防锦州,一边继续操练,一边准备等待时机到大凌河城包夹建奴。

刘邦同时调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带领三万关宁铁骑进驻锦州,大同总兵满桂率领两万步骑兵也进驻锦州。

再加上大凌河城袁崇焕亲自率领的四万马步军,现在大凌河和锦州一线有朝廷的十一万大军,外加七八万民夫。

刘邦为这次大凌河之战调动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准备狠狠挫一下建奴的锐气。

让他们不死也脱层皮。

锦州的驻军都归卢象升节制,刘邦给了他尚方宝剑,领了兵部侍郎衔,还亲掌了平辽军,里里外外指挥两个武将是一点问题没有。

虽然赵率教和满桂都是资历很深的有能力的武将,但在手持尚方宝剑的主掌一军的兵部侍郎面前,那必须是绝对服从的。

赵率教和满桂本来是好哥们,在天启六年的时候因为救援的问题上发生了矛盾。

对此,刘邦明确给二人下旨,若遇一方有难,另一方必须拼死救援,否则就按通敌论处。

将领之间个人的矛盾影响大战,影响大局,这是刘邦不允许的。

像浑河血战的时候,浙江兵看着白杆兵被后金攻打,在旁边看热闹,结果后金军打完白杆兵就又打浙江兵,两个兵团都被对面各个击破。

亲者痛仇者快。

这样的事情,刘邦是不允许的。

粮草后勤方面,则由徐光启这个户部侍郎亲自调度。

为了这场大战,刘邦只能麻烦这个大明的国宝。

为此,刘邦把自己的御用车队朱侯婴的皇家车队都派来了,就是为了徐光启路上能舒服点,另外随着车队过来的还有徐老大人的专属御医团队,还有几个侍妾和丫鬟。

在筑城工地周边专门给他修建了一个简易的临时府邸,御林军的一个小队专门驻守,为的就是让徐光启能吃好、住好,能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筑城和后勤调度工作中来。

这次的后勤调度以觉华岛为中转站,在觉华岛、锦州和大凌河城工地都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兵甲,这些物资用上了刘邦几乎全部的家底。

要不是这次抢了郑芝龙一大笔,还真不敢打这一仗。

打仗真是太耗钱了!

围绕这次战争进行运转的人力至少是几百万,虽然明面上可能只有十几万军队去硬刚,但是这十几万人的背后,有几百万人给他们提供直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要是再说的广一点,这些物资又是上亿的大明百姓所提供的。

所以,战争,拼的还是双方的资源调度能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