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艰难创业(三)(2 / 2)

展会共四天,一般都是前三天人比较多,到第四天就是收拾整理样品。思杰安排了一下分工,工程采购部几个人主要是去看展会,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业务部的人主要是在摊位接客户,思杰是总管他们,自己也要去学习一些新东西,看看别人的产品。

逛展会的人是出奇的多,有国人还有不少老外,新招的业务员负责在后台发图册和名片之类的,思贤、晓丽和赵玲主要管接待咨询的客人。他们的产品反应还不错,问的人很多,收了很多名片,也发了很多图册,站在那里一天感觉腿都要断了。很多人挺感兴趣他们展出的方形系列和树枝造型系列,不少人拿着手机拍来拍去,思贤想去阻止,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思杰在展馆逛,感觉很多大牌的产品都写了禁止拍照的字样,当时心里还思摩着看来大家自我保护意识还挺强。产品是各式各样,表面处理也都做的非常好,现在很多大牌还推出了智能产品系列,思杰感觉现在发展太快了,他们这个小厂的节奏完全跟不上这些大牌,自己只能做好自己产品质量。

一天终于结束,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吃了饭便回酒店休息了,腿都要断了,那里还有心思去逛。

第二天第三天的人都还是很多,也有一些人咨询工厂在哪里和一些产品的价格,晓丽和思贤都认真的答复并且也要了对方的名片,以便后续的联系和报价。大家忙的不亦乐乎,感觉收获很大。下午的时候Eric带着德国老外Martin也来看展会了,思杰还特意带他们看了一下展示的产品,给他们详细介绍了一下,Martin很是开心,说这几年他们做的产品越来越好了,又用手机拍了照片,大家相互寒暄了一阵,Eric和Martin还要去其他摊位逛,就走了。思杰晚上抽空去见了他的老朋友高师傅,自从上次分别后也有二年多没有见面了,每每想到高师傅的淳淳教导,心里总是充满感激。

两个人一见面,彼此深深握了个手,紧紧拥抱了一下,高师傅还是那么精神,深邃的眼睛下藏着一颗热忱的心,人比之前清瘦了些。两个人寒暄了一下,聊了一下工厂现在的情况又聊了一下高师傅这边的情况,高师傅说,这两年他们内销的需求量也很大,可见国内这个市场活力十足,又说到这两年产品智能化越来越多,年轻人很吃这一套。思杰也说他在展会上看见智能化的产品越来越多,后续也要考虑一下往这方面发展,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总感觉那天把自己给淘汰了。高师傅笑他,都有这种感受,落后就要挨打啊,两个人又哈哈笑了,还不忘碰一杯。

到第四天最后一天,人少了很多,到下午大家就开始拆样品打包发回去了。看着今天比较早,思杰决定带着他们去吃一顿大餐,再看看广州的标志建筑物小蛮腰,大家顿时变的很兴奋。

吃完饭后,思贤带着其他人去逛了,思杰和晓丽两个人一起去逛,走在桥上,下面是波光盈盈的湖水,有观光船在水面上悠闲的前行,吹着晚风,两个人的疲惫都吹散了,只这样安静的看着美景。思杰拦着晓丽的腰,说:“上次我们来广州还是四年前,时间过得真快啊。”

“是啊,好快啊,这几年我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晓丽也跟着说。

“那是我们太忙了,我时常觉得对不起你。”思杰说到。

晓丽用手捂住了思杰的嘴,头靠在他肩膀上,温柔的说:“你不要这么说,我挺喜欢工作的,感觉自己有小小的成就感。”

“晓丽,今年弟弟回来帮忙了,工厂也开始盈利了,我们早点结婚吧,到时候你不要太累,工厂有我和思贤就够了,你就在家好好休息吧。”思杰一脸认真的说。

“你这是算是求婚吗?”晓丽调皮的说到。

“嗯,我这是变相求婚吧,好多浪漫的话我都说不出口,只希望你能开心。”思杰说到。

晓丽笑了,是的,他们都不是那种浪漫的人,在平淡的生活中,已经把彼此当作不离不弃的一半,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没有电视剧里面的浪漫有的只是平淡的幸福,不管怎样,每个人的未来规划里都有另外一个人,思杰是这样,晓丽也是这样。

回来后更忙了,尤其是业务部,要联系之前展会上的客人,还有手上的客户处理。这天思杰收到了Martin的邮件,是的他直接发给了思杰,没有抄送给Eric等。Martin说希望把上次在展会上看到的树枝设计的产品给他发一下外观图,他很喜欢这个设计,还问了一下开模情况及报价等。思杰当时也没有多想,Martin本来也是有在合作的老客户,思杰叫了工程部的王经理咨询了一下,王经理说国内他们已经在安排申请专利了,给客户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思杰心里还是犹豫了一下,想到了他在展会时看到的谢绝拍照,但最后还是把资料发给了Martin,都是有在合作的客户,不给也不好,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大家很快投入到工作中,把这个事情忘掉了,几个月后大家才恍然大悟,悔不当初---

这天郭工又像平常一样看一些国外大牌的设计,他突然看到很像自己的产品在一个国外的设计展上获得了二等奖,一时不知怎么回事,赶紧跑去问王经理,有没有把他们设计的产品拿去投稿,王经理一头雾水,看了获奖的产品图片更不明白了,赶紧问思杰,思杰也是一头雾水,又看了好几次获奖产品的图片后确认跟他们自己设计的产品基本上就是同款。一时几个人不知从何说起。

“展会上那么多人看产品拍照,是不是有一些人参考图片,自己稍加修改拿去投稿的。”王经理皱着眉头说。

“这种可能最大,而且我们产品当时只注册了国内市场专利,国外市场我们暂时没有客户,一个也没有去申请。”思杰接着王经理的话说。

突然他想到几个月前他发过给Martin关于这个系列设计的资料,难道是Martin搞的鬼?一时无法查证,首先这个国外投稿的公司他们不知道,而且就算是Martin他国外有好几家公司,他们去找也估计找不到。现在最憋屈的是这款产品他们还没有开始卖就已经被别人注册外观专利了,最可恨的是这个“小偷”还不知道是谁。

专利知识思杰也感到很少,下午咨询了一个比较专业的人,得到的结果就是:他们虽然在国内申请了外观专利,但是并不是国际的,何况他们目前也不出货到那个国家,外观专利对于他们这种小工厂并不太适用,外观专利多半对于大品牌才比较有保护性。打官司的话耗时耗力,建议他们不要打官司。一时觉得心里五味杂陈。

晚上大部分人都下班了,还有这几个关心专利问题的人,坐到了思杰的办公室,王经理,郭工,思贤。

“李总,您今天下午问的怎么样了?”王经理看着思杰说。

“不太理想,我们只申请了国内专利,没有申请国际专利,而且我们是做贴牌的,外观专利对大品牌比较有保护,对于我们这种小工厂就---。”思杰突然说不下去了,是呀,自己工厂现在只是个小虾米,谁也保护不了。

大家都沉默了,过了一会,郭工说:“李总,没关系的,那个设计也是我偶尔想到的,当时也并没有期待它能怎样。”

思杰看了看眼前这个孩子,刚毕业的毛头小子,机灵得很,平常喜欢在纸上画一些自己想到的图形,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一些失败,一阵心酸,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也知道这个事情不是自己给郭工加工资这么简单。

“我有个想法,我们也注册一个品牌,把一些我们设计的新产品都以这个品牌去运作,当然我们也可以去投稿一些国际的设计比赛,提高我们的知名度。”思贤有点激动的说。

思杰看着弟弟,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任性反而让他保留着冲劲和很多看法。不像自己沉闷于日复一日的工作,这几年一直活的特别累,忘了自己有什么要追逐的远方。当他听见弟弟这么说的时候,他的心头一亮,对呀,我固执于做外销,却忘了做品牌,立足国内这个大市场。

“嗯,思贤这个想法很好。可是现在品牌就要投入很多资金,我们目前不具备这个条件。”思杰平静理智的说,他总是很多顾虑。

“哥,我们这个品牌初期只是为了做形象,把我们的一些新款拿去打名气,并不一定要开很多店,以后慢慢来吧。”思贤看着思杰说到。

思杰看着弟弟,觉得心里很是有些欣慰,他长大了,虽然自己一直拿他当小孩子看,但是他的很多想法都挺好的,自己很多事情都是考虑这考虑那,不像弟弟那么洒脱,该放手让他也闯一闯。

“好的,思贤,这个事情你来主导,让王经理、郭工他们跟你配合。”思杰认真的说。

几个人就这样定下了他们的小方向,外销和品牌都要做,一个是生产能力,一个是创新能力。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是什么指引我们,大概就是内心的真诚和不服输,时间的长河会悄悄给你答案,这一颗赤子之心是我们的所有。

很快,他们几个人就定了一个品牌,用思贤的话就是简洁好记就行。思杰没有去插手,他希望弟弟可以独挡一面,还告诉他不用什么都找他申请,如果他觉得好,可以自己定下来。思贤听到哥哥这么说,怔了一下,对着哥哥笑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没过多久他们就招了一个专门运营品牌的人,主要负责内销的事情,去跑各地的工程及经销商,如果愿意以他们的品牌操作最好,不然以客人的要求品牌运行也可以,初期只能是两者相互配合着慢慢来,品牌的运作需要时间。

当他们成立自己的小品牌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止是工厂,更是内心对自我的认可追寻,对产品更高的责任和要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