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兵分两路69(2 / 2)

汉建国初,匈奴冒顿单于灭亡东胡,其剩余部分退守乌桓山,遂以山名为族名。

乌桓人善于骑射,依靠打猎获取禽兽为生,同时放牧牲畜,随牧草迁徙,居无定所。

乌桓以穹庐帐篷为房屋,帐篷门朝向太阳升起的东方,

以兽肉、奶酪为主食,用兽皮制作衣服。

雄壮有力的男子受到尊重,老弱病残会受到歧视。

乌桓人特别能忍受寒冷。发怒时,乌桓人会杀害父兄,但是不会伤害母亲,

因为母亲家族有人撑腰,与父兄为仇,则不会受到族人的报复。

族里面身强体壮,能为众人排忧解难者,被推举为首领,首领去世,后嗣不能继位。

每个小部落都有首领,成百上千个小部落,组成大部落。

大首领发出号令,以刻木为信,没有文字,但是族人不敢违抗。

乌桓没有固定姓氏,以强健的大首领名字为姓氏。

大首领以下的民众,各自放牧牲畜,治理产业,无须服徭役。

族人间通婚,男子把中意的女子先抢回家,生活一段时间,

半年或一百天,再向女方家族送去马、牛、羊,作为聘礼,而后,带着妻子返回娘家。

妻子的家里没有尊卑之分,家里每天礼拜,但不礼拜父母。

丈夫在妻子家,像仆役一样劳作,经过一两年,妻子家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

把女儿送回男方家,家中的一切财物,由女方家操办。

乌桓的风俗,父亲死后,儿子可娶后母为妻,哥哥去世,

弟弟可娶寡嫂为妻,但是妻子死后,只能与第一个丈夫合葬。

家里的事务,妇人有决定权,对外战争,由男子决定。

父子、男女之间,相对盘腿而坐,男子习惯剃发,认为做事情方便。

妇人到了出嫁年龄开始养发,将长发盘起来,分出发髻,插上“句玦”,

用黄金、碧玉制作,好像中原妇女头上戴的首饰。

妇人会刺绣,刺出各种花纹,会织毛毯,毡垫。

男子会制作弓箭、鞍辔、马勒,锻打金属,制造兵器。

乌桓生活的地方,适宜种植糜(méi)子和“东墙”,

东墙长得像蓬草,好像内地种植的穄(jì)子,十月份成熟。

乌桓人根据鸟兽发情怀孕及哺乳时间,判断一年四季。

乌桓人的风俗,战死在沙场上的勇士受到尊敬,用棺材装殓尸骸,

送葬人哭得很悲伤,下葬时,以歌舞相送。

人们用彩绳牵着一条肥犬,把死者生前用过的马具和使用过的衣物,

一起焚烧,为死者送葬,焚烧时,人们不停地向肥犬祷告,保护死者的神灵回到赤山。

赤山在辽东郡西北数千里,就像中原人死后的灵魂回归泰山神。

乌桓人敬祀鬼神,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以及祖先中有威望者。

用牛羊举行祭祀,祭祀完毕,全部焚烧。

按照约法,如果有人不听从首领,重者可以处死;

在族中杀人、伤人,由部落自行处置,相互仇杀不能阻止,

则请大首领出面,犯罪者用马、牛、羊赎罪,可以免除死罪;

杀的人是父亲、兄弟,可以免罪;

犯罪者逃亡,被族中首领追捕,其他族群不得收留,

要将逃亡者驱赶至荒野、沙漠、有蝮蛇出没的地方,或在丁零西南,乌孙东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