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人选131(1 / 2)

罗凯提出的扩建计划颇为宏大,打算将阳河城的面积扩大一倍,设立内城以及外城,总之就是想将阳河建设成足以配得上宁武系老巢的大城。

然而等到具体实施的时候,大伙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罗凯提出的计划太过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宁武系这些年四方征战,开销很大,多亏裴子昂等人苦心经营,才没有出现经济危机,可如今要想扩建阳河是真拿不出那么多的预算。

此时薛翔提出了一个建议,与其耗时费力地扩建阳河城,不如把宁武军的大本营搬到东都,虽然当初水淹东都,对全城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基础尚在,加上张万春这几年的苦心经营,整个城市还是颇具规模。

罗凯一听这倒也是个办法,但他有两层顾虑,第一东都地势低洼,当年就被耶轮军水攻打破过,假如将来再有对手如法炮制怎么办?其次张万春经营东都多年,未必就肯如此拱手让人。

对此薛翔觉得东都如今四周都是宁武军的地盘,假如敌人真能打到这里,那就意味着宁武军主力之前肯定已经元气大伤,如此一来守不守东都其实意义已经不大,其次假如罗凯实在不放心,还可以在东都周围搞些水利工程,将几条主要水系分流,如此一来对东都的威胁也会小得多。

至于张万春那边就更不需要顾忌了,那是一个很识时务的人,如今他和东都军身处宁武系的包围之中,不听罗凯的命令只有死路一条,以张万春的作风一定会乖乖听话。

罗凯一琢磨薛翔分析得有道理,之后他又让裴子昂等人计算了一下,假如仅仅是把大本营搬到东都,加上兴修周围水利的费用,其投入要比罗凯原本扩建阳河城的计划小得多,凭宁武系如今的财政情况也能够承受,至此迁移的计划基本定了下来。

之后罗凯授意朝廷将自己和张万春的辖区互换,由自己出任东都留守,而张万春则调任宁武军督护,为怕后者不满,罗凯还特意保举张万春升为领太子少保衔,也算是一种补偿。

之后事情的发展和薛翔预料的一样,张万春非常痛快地让出了东都,带着家小心腹前往阳河赴任,没有丝毫不乐意的样子,因为这件事让罗凯对于张万春是更加另眼相看。

之后罗凯带领宁武军主力搬迁到了东都,实际上张万春这几年将这里经营得比大伙预想得还要好,无论设施还是繁荣程度都远非阳河可比,包括罗凯在内的多数人对于这次迁移都颇为满意,当然因为宁武军在阳河驻扎已久,不少甚至就是当地人,故而难免有些故土难离,故此罗凯只能尽力安抚。

就在罗凯把大本营搬到东都之后没多久,隋东军督护杨泌那边就派人前来求援,原来这半年东南一带的局势也愈发复杂,期间毕长发攻克了舒州,逼死了夏衡,自任天雄军留守,夏衡的两大心腹白禄死于毕长发之手,而吕剑卿则率部投靠了杨泌,如今两军合力在讨伐毕长发,打算给夏衡报仇。

与此同时杜明雅率领的起义军也乘机做大,如今已经威胁到了包括隋东军在内的周围多个藩镇,杨泌实在觉得有些难以应付,故此想到了向宁武系求援。

罗凯一琢磨这是将宁武系的势力扩张到东南的好机会,同时杨泌跟自己交情不错,理应帮忙,但自己眼下忙着在东都落脚,一时脱不开身,最后罗凯一琢磨最好还是派一员大将率军前去增援,然而落实到具体人选时罗凯也不禁有些犯难。

当初跟随自己的那批心腹大将如今大多已经派往各地是独当一面,一时间自己手头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正当罗凯为这事发愁时,林豹主动找到了他,表示愿意率部东援杨泌。

罗凯闻听不禁是面露难色:“阿豹,你是孤的爱将,怎么能够轻易离开孤的身边,万一你要走了,再遇上别的大仗,孤仰仗何人啊?”

林豹听罗凯这么说显得是颇为得意,但还是坚持道:“千岁,当初咱们那班弟兄,如今一个个都功成名就,就剩下我了,这次难得有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您就成全我吧。”

然而无论林豹如何软磨硬泡罗凯就是不肯点头,后者无奈只得是悻悻而去,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第二天罗凯处理完公事,在府中逗弄罗世雄,看着三儿子一天天健康成长罗凯也是颇为高兴。

宋燕儿自从生下儿子之后,无论是在罗凯面前还是在王府里说话做事底气都比以前足了不少,今天见罗凯高兴她不禁问道:“千岁,听说东南那边战事告急,一再向咱们求援,这事是真是假啊?”

罗凯闻听把三儿子放回了床上,说道:“你怎么想起问这些了?”

宋燕儿知道罗凯不太喜欢侧室们过问外事,当时便解释道:“我是听香君她们说的,世雄出生的时候你就不在,这回要是再领军东征,不是更没法陪我们母子了。”

罗凯闻听一笑:“你这也太儿女情长了,孤是做大事的人,也不能一直陪在你们这些家小身边啊。”

宋燕儿当时坐到了床边,整理着儿子的衣物道:“要我说,这事派个大将去就足够了,千岁您又何必非亲自跑一趟呢?”

罗凯闻听笑道:“孤也正有此意,只是一时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袁权不行吗?千岁您不是一直夸他有大将之才?”

罗凯摇了摇头:“他是孤如今手头仅存的王牌,万一四方有事还得仰仗他,不可轻动啊。”

返回